路转狮崖迥,犹传十八纡。
分岐愁荦确,丛灌见萧疏。
虬干遥相瞰,猿居不可呼。
箯舆灵隐梦,容易忆秋湖。

注释:

戒坛道中 其二:在戒坛道中,第二段。狮崖,指戒坛山的石崖。十八纡,指山路曲折十八弯。分岐,指岔路口。荦确,崎岖不平。丛灌,指茂密的灌木丛。萧疏,形容荒凉、冷落的景象。虬干,形容树木粗壮挺拔。遥相瞰,远观。猿居,指深林中的猿猴栖息地。箯舆,古代的一种轻便的车。灵隐梦,灵隐寺的梦游。秋湖,秋天的西湖。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山路曲折,景色优美,富有哲理和禅意的诗篇。诗人通过对戒坛山道路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路转狮崖迥,犹传十八纡。”写山路转折之处,石崖陡峭,山路曲折十八弯。这里的“狮崖”和“十八纡”都是对戒坛山的生动描绘,形象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次句“分岐愁荦确,丛灌见萧疏。”写山路分叉处,石头凸出,草木茂盛,显得有些荒凉。这里的“分岐”、“萧疏”都是对山路的生动描述,通过对比,突出了山路的艰难险峻。

第三句“虬干遥相瞰,猿居不可呼。”写山路远处,可以看到苍劲挺拔的树木,而深林中的猿猴无法呼唤。这里的“遥相瞰”和“不可呼”都是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通过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神秘。

最后一句“箯舆灵隐梦,容易忆秋湖。”写乘坐轻车到灵隐寺梦游,很容易想起秋天的西湖。这里的“灵隐梦”和“秋湖”都是对灵隐寺和西湖的美好回忆,通过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山路、石崖、树木、岩石等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