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冈复叠树萧森,转眼长云度岭阴。
诗思折于盘涧路,劳人多似集田禽。
地曾经战常难垦,山不知名反耐寻。
旧说芜蒌多产处,斜阳蔓草自然深。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被贬至黄州时期。诗的前半部分写平冈复叠的树木萧森,长云度岭阴;后半部分写诗人在盘涧路上的劳顿之苦,地曾经战常难垦,山不知名反耐寻。全诗以“芜蒌”为线索,写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答案】

译文

平冈上树丛又密又高,转眼间长云飘过岭头。

诗思折损在盘涧路旁,劳动人民辛苦多似集田禽。

土地经战争已经荒芜,山峰却不知其名反而耐人搜寻。

旧说芜蒌多产于此处,斜阳下蔓草自然生长得十分茂盛。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任黄州知州时所作。诗人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担忧。前四句描写了平冈复叠的树木,转头长云度岭阴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苦闷。后四句则写了诗人在盘涧路上的劳顿之苦,土地经战争已经荒芜,山峰却不知其名反而耐人搜寻。表达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及忧虑。最后两句更是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