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入云平,高槐夹道生。
出山惊马瘦,行野觉身轻。
俗重好蚄赛,风馀蟋蟀赓。
迢迢晋阳路,汾水向人横。

榆次道中

大道入云平,高槐夹道生。

出山惊马瘦,行野觉身轻。

俗重好蚄赛,风馀蟋蟀赓。

迢迢晋阳路,汾水向人横。

【注释】

  1. 大道:大路、高速公路或宽广的道路。
  2. 云:云雾缭绕的山间小路。
  3. 高槐:高大的槐树。
  4. 夹道:道路两旁。
  5. 出山:离开山区。
  6. 惊马:使马匹惊恐。
  7. 蚄(chì)赛:比赛,竞赛。
  8. 蚄:同“蟋”。蟋蟀。
  9. 蚄(chì)蟀:蟋蟀的叫声。
  10. 赓(gēng):续。
  11. 晋阳路:指通往山西太原的路。
  12. 汾水:山西省境内的汾河。
  13. 向人横:流向行人的一侧。这里比喻晋阳路的曲折。

【译文】
宽阔的大路一直延伸至云霄,两旁是高大挺拔的槐树。
走出山谷让人感到马匹有些瘦弱,行走在田野上感觉身体轻盈无比。
民间风俗喜欢举办蚄赛,蟋蟀的鸣叫声仍在耳边萦绕不绝。
遥远的晋阳之路,汾河之水正向着行人的一边流淌。

【赏析】
《榆次道中》是唐代诗人李益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条宽阔的道路上行走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的“大道入云平”,形象地描绘了道路的宽阔和平坦,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高槐夹道生”则描绘了道路两旁高大的槐树,给行人提供了遮荫之处。

诗的第二句“出山惊马瘦”,则描绘了出山后马匹的状态,可能是因为山路崎岖或是长途跋涉导致的疲惫。这里的“惊”字,不仅写出了马匹的惊恐,也表达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行野觉身轻”和“俗重好蚄赛”,则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行野觉身轻”可能是指行走在田野间,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使得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而“俗重好蚄赛”则揭示了当地民俗文化的特点,即人们喜欢举行蟋蟀比赛等娱乐活动,这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最后两句“迢迢晋阳路,汾水向人横”,则将视线引向远方的晋阳路,以及汾河水流向人的一侧。这里的“迢迢”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这条道路的遥远与艰险的感叹。而“汾水向人横”则描绘了汾河水流向行人方向的情景,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榆次道中》这首诗通过描绘道路、马匹、自然环境等元素,展现了唐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文化特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旅途辛苦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