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作平原客,频倾北海樽。
半毡分谢眺,一榻下陈蕃。
遁迹才齐右,冲寒又蓟门。
将心托鸿爪,到处一留痕。
【注释】:
得吴竹桥书趣北行留别程端立 其二
暂作平原客,频倾北海樽。
半毡分谢眺,一榻下陈蕃。
遁迹才齐右,冲寒又蓟门。
将心托鸿爪,到处一留痕。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得到友人书信后,决定前往北方,并在那里停留时写下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北方的生活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暂作平原客,频倾北海樽。”意思是说,暂时成为了一个平原上的客人,常常把酒言欢,畅饮北海樽中的美酒。这里的“平原”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字,也可能是指作者自己的心境。“频倾北海樽”则表示作者经常与友人一起饮酒谈心,享受着友情带来的快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饮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颔联“半毡分谢眺,一榻下陈蕃。”的意思是说自己与友人分享着半张毛毡,就像古人谢灵运和陈蕃一样,共享着生活的乐趣。这里的“谢眺”指的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曾在永嘉(今浙江温州)任太守,曾筑东山草堂于会稽山阴之东。“陈蕃”则是指东汉末年名臣陈蕃,他在洛阳城西的城门种了五棵松树,并在门上刻字说:“有盗夜入园者,吾当斩之!”后人因此称他为“义士”。这两联诗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同生活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颈联“遁迹才齐右,冲寒又蓟门。”表示自己虽然身处乱世之中,但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格,像古代隐士一般隐居不仕。这里的“遁迹”可能是指隐居避世,而“齐右”则表示自己与友人的志向相同,都在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冲寒又蓟门”则表示自己不畏严寒,依然坚守着自己对生活的执着和信念。这两句诗通过描绘作者的人格魅力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期许和对未来的期望。
尾联“将心托鸿爪,到处一留痕。”的意思是把自己的心寄托在鸿雁的爪子上,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留下痕迹。这里的“鸿爪”可能是指鸿雁的爪子,象征着作者的心志和抱负;而“留痕”则表示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能够影响他人,给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担当。
整首诗通过对与友人共同生活的场景和对个人理想追求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在面对乱世时的坚定信念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