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竹淮南赏,区中静者缘。
移来一片月,写以七条弦。
衣露净遥夜,槛花散断烟。
因之媚幽独,清影共婵娟。

注释:

水竹淮南赏,区中静者缘。移来一片月,写以七条弦。衣露净遥夜,槛花散断烟。因之媚幽独,清影共婵娟。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作者借杨鉴亭的《秋曹幽篁独坐图》而作。全词通过对画中的景物和画面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词人自身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上片起首二句“水竹淮南赏,区中静者缘。”词人首先从画的整体效果入手,描述了画中的环境——淮南水边竹林中的静谧景象。这里的“水竹”指的是淮南地区特有的水竹林景,而“静者”则是指那些喜欢静谧生活的人。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够享受到如此宁静美好的生活环境,是因为他们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这种境界正是词人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下片三、四两句“移来一片月,写以七条弦。”词人继续描绘了画中的细节——月亮。这里的“移来”二字表明了月亮并非原地不动,而是随着画家的笔触移动到了画中。同时,“写以七条弦”则暗示了月亮的形状,它像七条弦一样排列在天空中,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一细节的描绘既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为整幅画增添了更多的艺术魅力。

过片后,词人转而描述自己与画中人物的相似之处:“衣露净遥夜,槛花散断烟。”这句诗通过描绘主人公身上的露水以及栏杆上的花朵来表达主人公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种情感与画中人物的情感相呼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染力。

最后一句“因之媚幽独,清影共婵娟。”则是词人的总结性发言。在这里,他借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名句“余不忍为此态也”,表示自己的清高孤寂之心。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画中人物的赞美之情,认为他们能够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享受孤独之美,实在是令人羡慕不已。

这首词通过对画中景物和画面的详细描写,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它也体现了词人自身的高洁品质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