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祀常留楚,焚山断自秦。
波涛犹阻客,风雨自随身。
香草皆遗蜕,湘累是替人。
扬灵如可接,我亦唱迎神。
【注释】
黄陵庙:指黄陵庙的祭祀活动。
远祀:远离家乡而进行的祭祀活动。
常留楚,焚山断自秦:楚、秦是战国七雄之一,这里指楚国和秦国。
波涛:波浪。
阻客:阻挡行人。
湘累:传说舜死于湖南洞庭湖,后人称他为湘累。
扬灵:祭神时祈求神灵保佑的意思,这里的“灵”指屈原。
我亦唱迎神:我也要参与迎神仪式。
【赏析】
《黄陵庙其二》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律诗,该诗写于作者流放夜郎途中。这首诗通过对黄陵庙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
首联“远祀常留楚,焚山断自秦。”表达了诗人对楚国和秦国的深厚感情。楚国和秦国都是战国时期的强国,他们的兴衰荣辱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诗人在远离家乡的情况下还常常怀念着这两个曾经兴盛过的国家,可见他对国家的忧虑之深。
颔联“波涛犹阻客,风雨自随身。”则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河,诗人却只能像被风雨困住一样无法自由行动,这不禁让诗人感到心力交瘁。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身处困境却依然心怀天下,为国家的未来担忧。
接着的颈联“香草皆遗蜕,湘累是替人。”通过香草和湘累的形象来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香草在这里象征着美好的东西被破坏,湘累则是指古代贤明君主因被奸臣陷害而亡国,他们都代表了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诗人用香草和湘累的形象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尾联“扬灵如可接,我亦唱迎神。”则是诗人对神灵的祈求和对未来的期望。他认为只要神灵降临人间,就能带来希望和光明,所以他也要参与到迎接神灵的活动中去,以期国家能够迎来新的转机。
这首诗通过对黄陵庙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