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母醉梦百妖喜,侵蚀一日无精光。
一月蔽,一日伤。
一日苦,九日猖。
咸池旸谷渐破碎,神乌三足走且僵。
南箕难簸扬,北斗无酒浆。
二十八宿一盘劫子谁收场。
荧惑随魃母,妖彗间欃枪。
出作入息者,流涕感沧桑。
嗟此一日积功累德万万世,初无桀恶何堪亡。
何况骙骙万目仰一日,百川注海网在纲。
奈何红沙金屑塞天地,坐令九州亿族糊其眶。
佞口善粉饰,似云交食轨有常。
母子相食极人变,日为月蚀岂吉祥。
日自救不遑,乃与世人商。
叩槃扪籥者,献策何周详。
或推女娲氏,七十二变最擅长。
煮石作胶漆,积金如山冈。
金多则富,火烈则强。
铸为利器禦侵犯,补平天路成康庄。
从此日驭无所妨。
吾谓巾帼见,只堪补衮裳。
补天未补日,长夜殊茫茫。
六州聚铁真大错,一旦石破还淋浪。

元旦日蚀诗赏析

黄人,清代诗人,以其对天文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见解著称。这首诗作于皇帝二十四年岁在戌,是一首描述元旦日蚀现象的诗,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界变化的深刻理解。

诗的开头“皇帝二十四年岁在戌,告朔礼成初纪律”,直接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同时指出这是皇帝在二十四年中的第一个岁次。这种表达方式既符合古代纪年的传统,也增添了一种庄重的气氛,使读者能够快速进入诗歌描绘的场景。

“上天下地皆春声”一句,用春天的声音象征新生和希望,与元旦时节万物复苏的景象相呼应。紧接着,“排家爆竹如雷疾”,形象地描述了节日夜晚家家户户放爆竹的热闹场景,声音之大仿佛能震破云霄。这两句不仅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还通过声音的变化暗示了自然的变化规律。

“黄人叩额辞瑶阍”,以“黄人”自指,表达了一种对天地间秩序的敬仰。而“叩额”则是一种祈求或感恩的动作,“瑶阍”通常指的是神话中的门卫,此处用来比喻自然的守护神。这一节诗通过对神灵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云气五色环朝暾”一句,描绘了天空中五彩斑斓的云彩环绕着早晨的太阳,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象,更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一个信息:即使是看似简单的日常现象背后,也可能隐藏着宇宙运行的规律和深意。黄人巧妙地运用了天文知识和民间传说,将自然现象与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元旦日蚀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现象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让我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思考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我们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和角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