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雀置酒迷天翁,下方小儿偷六龙。
南箕北斗乱无主,巍巍阊阖无人通。
阴霾遍地戏灵怪,百神屏息雷霆聋。
杞人忧死有谁恤,女星欲补难为功。
日月天两眼,不知何物蒙。
万人仰面泣,云有蚀光虫。
我识两曜明未减,上下只隔云一重。
愿嘘壮气成长风,顷刻一扫障翳空。
鬼神正职掌,星斗安其宫。
庆云甘露作衣食,四海万国瞻天容。

【译文】

白雀在天上置酒,迷了天翁;下面小儿偷走六龙。

南箕北斗乱无主,巍巍的阊阖无人通。

阴霾遍地戏着灵怪,百神屏息雷霆聋。

杞人忧死有谁恤,女星欲补难为功。

日月天两眼,不知何物蒙。

万人仰面泣,云有蚀光虫。

我识两曜明未减,上下只隔云一重。

愿嘘壮气成长风,顷刻一扫障翳空。

鬼神正职掌,星斗安其宫。

庆云甘露作衣食,四海万国瞻天容。

【注释】

  1. 短歌行:古体诗的一种形式,每章四句,共八句为一章。此诗即采用这种体裁。
  2. 白雀置酒:《史记》中记载,汉武帝时曾梦见有一只白雀飞集在殿前,群臣都称贺。武帝于是命令在甘泉宫建起一座白凤台来祭祀它。
  3. 迷天翁:指天上的云彩。
  4. 下方:指地面。
  5. 南箕北斗:古代神话传说中,箕星属南方,毕星属北方,二者位置颠倒。此处用来比喻天地颠倒。
  6. 阊阖:古代传说中的天门,也写作阊闾。
  7. 阴霾:阴暗的云层。
  8. 百神:各种神灵。
  9. 雷聋:雷电声震耳欲聋。
  10. 杞人忧死:比喻过分忧虑死亡。
  11. 女星:指织女星。
  12. 庆云:祥瑞的云,常用以指皇帝所赐的恩泽或吉兆。
  13. 云有蚀光虫:云中长满蚀光虫,是天文现象之一。
  14. 壮气:指豪迈之气。长风:形容气势磅礴如大风。
  15. 障翳(yì):遮蔽、遮挡。
  16. 鬼神:指天上的神灵和地府的鬼怪。
  17. 星辰:天空中的星星,这里特指北斗七星。
  18. 庆云甘露:指吉祥的云和甘露。
  19. 四海万国:泛指天下四方及各个国家。

【赏析】
《短歌行》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天地景象。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有对宇宙奥秘的思考,充分展现了诗人博学多才、胸怀壮志的精神风貌。
“白雀置酒迷天翁,下方小儿偷六龙”两句,诗人以白雀为引子,将天翁与人间小孩相提并论,形成了天人之间的对话。这种对比手法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哲理,让人不禁思考天与地的区别和联系。
“南箕北斗乱无主,巍巍阊阖无人通”两句,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南箕北斗与天地之间的隔绝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巍巍阊阖无人通”一句,也表达了诗人对天地间秩序混乱的感慨。
“阴霾遍地戏灵怪,百神屏息雷霆聋”两句,诗人以阴霾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神秘莫测的画面。同时,“百神屏息雷霆聋”一句,则揭示了天地间的宁静与和谐。
“杞人忧死有谁恤,女星欲补难为功”两句,诗人以杞人忧天为例,表达了人类对于生死、命运等问题的恐惧与无力感。同时,“女星欲补难为功”一句,则暗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日月天两眼,不知何物蒙”两句,诗人以日月为喻,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天地之间究竟隐藏着什么?”同时,“不知何物蒙”一句,则暗示了天地间可能存在的秘密和奇观。
“万人仰面泣,云有蚀光虫”两句,诗人用“万人仰面泣”来形容人们对于天地间变化的无奈与悲伤,而“云有蚀光虫”则揭示了自然界中存在的奇异现象。
“我识两曜明未减,上下只隔云一重”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天地间秩序的认识,认为虽然天地颠倒但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秩序和规律。同时,“上下只隔云一重”一句则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
“愿嘘壮气成长风,顷刻一扫障翳空”两句,诗人以壮气长风为喻,表达了他对于消除障碍、实现理想的决心和信心。同时,“顷刻一扫障翳空”一句则预示着他将能够迅速改变现状、创造辉煌。
“鬼神正职掌,星斗安其宫”两句,诗人以鬼神正职掌为例,进一步强调了天地间秩序的重要性。同时,“星斗安其宫”一句则暗示了人们在其中可以安心生活、繁衍生息。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与翻译赏析,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