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言赋从军,足未逾里门。
兵岂书生事,但解纸上论。
治安策亦良,无福承君恩。
所恨国是非,白日浮云昏。
一朝祸变起,辟地无秦村。
聊将忠愤意,慷慨属子孙。

【解析】

此诗是作者出使辽朝归来后,于景福元年(1025年),在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任知制诰期间所作。

第一联“大言赋从军,足未逾里门。”意思是说,我虽然写了篇大话去参军,但还未走出里巷家门。这是写作者出使辽朝时的情景。

第二联“兵岂书生事,但解纸上论。”意思是说,难道打仗就是书生的事,只是纸上空谈吗?这是反诘,表示自己并非只会纸上谈兵之辈。

第三联“治安策亦良,无福承君恩。”意思是说,我的安邦治国的计谋也不错啊,可惜没得到君主的信任。这是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有才能却得不到重用。

第四联“所恨国是非,白日浮云昏。”意思是说,最令人痛心的是,国家的政治是非混淆不清,就像白日的浮云一样昏暗不明。这是对当时朝廷政治状况的批评和揭露。

尾联“一朝祸变起,辟地无秦村。”意思是说,有一天祸乱发生了,连一片土地都没了。这是对未来局势的一种预言。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政治的不满和失望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愤懑之情。

【答案】

(1)“大言赋从军,足未逾里门”:说自己虽曾写过一篇大话式的《从军行》,以显示自己的豪迈气概,但却未真正踏上战场

(2)“兵岂书生事,但解纸上论”:反诘自己是否只是纸上谈兵,而不是真正的军事家。

(3)“治安策亦良,无福承君恩”:自我表白,说自己为国家制定的安定边境的策略是正确的,可惜没有受到重用。

(4)“所恨国是非,白日浮云昏”:表达对当时朝廷政治状况的不满和失望。

(5)“一朝祸变起,辟地无秦村”:预示未来的局势,认为国家将陷入混乱之中,甚至可能失去领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