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砚池荒,梦草堂圮,愧我三载栖迟,何处寻墨客诗人,追维芳躅;
鹿城眼底,雁荡望中,羡君一麾出守,最好携双柑斗酒,步武前贤。
【赏析】
此为咏史抒怀诗,借古喻今,寓意深远。
首联“洗砚池荒,梦草堂圮,愧我三载栖迟,何处寻墨客诗人,追维芳躅”,以“洗砚池”、“梦草堂”代指自己,以“墨客诗人”代指自己。“三载栖迟”,是说自己在鹿城任职的时间只有三年。“追维芳躅”的“追维”就是追思、回忆的意思;“芳躅”是美好的样子。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在鹿城任职时间只有三年,现在却要离开,心中十分惭愧,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像陶渊明那样的墨客诗人,只能追思他们的美好形象罢了!
颔联写景:“鹿城眼底,雁荡望中,羡君一麾出守”,写的是作者对鹿城和雁荡景色的描写。鹿城的山脚下,有一片开阔的视野,这就是所谓的鹿城眼底;再往上走,就可以看到雁荡了。这里,作者用“眼底”,“望中”来形容鹿城和雁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这两处景点的喜爱之情。最后两句“最好携双柑斗酒,步武前贤”,意思是说,最好能够带着两棵柑橘树和美酒去雁荡游览,这样就能与前贤们一起漫步在风景如画的地方了!
尾联抒发感慨:“华盖山山房联”,这是作者对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华盖山山房的怀念之情。“华盖山”是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山房联”则是指那间山房里挂着的一副对联。这里的“联”指的是对联,也就是挂在山房门前的对子。这两句的意思是:我住在华盖山,那里的山房是我最喜欢的地方,我在那里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现在我要离开了,离开那里的时候,我感到非常难过。
整首诗以记事为主,寓情于事,情景交融,意境幽深。全篇没有直接议论,而通过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