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发杀机,地发杀机,卌载叹薪劳,岂惟百战殊勋,尚有桪阴荫边徼;
生能报国,死能报国,八闽归柳广,见说千言遗表,犹留絮语赞纶扉。
【注释】:
1、天发杀机:天上开始发动杀戮的征兆。
2、地发杀机:地上开始发动杀戮的征兆,暗喻清政府对人民的残酷镇压。卌载叹薪劳:指左宗棠在西北战场上的艰苦战斗,两年间,他身经百战。
3、岂惟百战殊勋:难道只有百战的殊勋。
4、尚有桪阴荫边徼:还有柳荫的阴蔽遮蔽边境。桪,通“樾”,树木的阴影。阴荫,遮蔽。
5、生能报国:活着的时候能为国家效力。
6、死能报国:死了以后仍然能为国家效力。
7、八闽归柳广:指左宗棠收复失地后,将闽地(今福建)划为他的辖区。
8、见说千言遗表:据说他在临终前留下了一篇遗表。遗表,古代臣子临死前所写的关于国家大事的上奏表。
9、犹留絮语赞纶扉:仍留下一些絮语来赞扬朝廷。赞,赞赏。纶扉,指朝堂的门帘。
【赏析】:
此诗是挽左宗棠联。左宗棠收复新疆后,任两江总督,驻节金陵,曾作《重修江南提督署》一诗:“我亦甘棠下,于君不忝焉。”又作一首挽歌,诗云:“西陲底定久无疆,老我何堪再戴冠。但使东南长净扫,便教中外永承平。”此诗是挽左宗棠联的续篇。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押韵严谨,音韵和谐。首句以“天发杀机”起兴,用“杀机”二字概括了当时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次句则进一步说明,这种杀机已经遍及全国。第三句写左宗棠收复失地后,其功劳不可磨灭。最后一句写左宗棠虽然已去,但其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于左宗棠收复失地、保家卫国的功绩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的腐败和黑暗现象的厌恶和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