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擅文范,经师扬历佐中兴,数万里宣谕鳀瀛,暮景江湖怀北阙;
旧谊敦林宗,叔度门墙收后辈,十余载趋陪鲤舍,秋风涕泪遍西州。
【注释】
大名:指郭嵩焘,字筠仙。文范:指王守仁,字伯厚。经师:指王阳明,字伯安。扬历佐中兴:指郭嵩焘曾为清朝平定太平天国之乱出力,并担任过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职。鳀瀛:指渤海一带。暮景:指晚年。江湖:比喻家乡。北阙:代指朝廷。
旧谊:指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敦林宗:指郭嵩焘曾对曾国藩(字伯涵)表示过深厚的友谊和敬意。叔度:指郭嵩焘的父亲郭嵩焘,字子寿。门墙:指郭家。收后辈:指郭嵩焘曾对晚辈学生进行过教诲。趋陪鲤舍:指郭嵩泰曾到过张岱的住所拜访。秋风:指秋天。涕泪遍西州:指郭嵩焘去世时张岱为其送葬。
【赏析】
此联是挽诗,上联赞郭嵩焘,下联悼其亡友张岱。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又表达了对友人生前所作贡献的赞美之意。
“大名擅文范,经师扬历佐中兴”,此句赞郭嵩焘有才略,为文有典范作用,且曾为国家的中兴作出过巨大贡献。“数万里宣谕鳀瀛,暮景江湖怀北阙”,此句则表达了郭嵩焘在晚年仍然不忘国事,万里奔波,向百姓传达皇帝的命令,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郭嵩焘的深深怀念之情。
“旧谊敦林宗,叔度门墙收后辈”,此句赞扬郭嵩焘与曾国藩的深厚友谊,以及他在教育后辈方面的功绩。“十余载趋陪鲤舍,秋风涕泪遍西州”,此句则描述了郭嵩焘生前曾到过张岱的住所拜访,并与之共度时光,如今却已故去,让人感到无比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