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名儒而名臣,爱才若命,视民如天,直过熙朝纪文达;
以新学行新政,因时制宜,补偏正俗,相推汉代贾长沙。
【解析】
题干要求分析诗句的大意,并给出注释,同时赏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诗歌语言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然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注意体会运用的技巧及效果。
本首诗是挽张百熙联,由名儒而名臣,爱才若命,视民如天,直过熙朝纪文达;以新学行新政,因时制宜,补偏正俗,相推汉代贾长沙。
“名儒”指的是名士或学者,“名臣”则指有才能、有德行的官员;“直过熙朝纪文达”是指他正直不阿,像晋代的傅玄一样;“以新学行新政”是指他以新学的思想和主张推行新政;“因时制宜”是指他根据形势的变化来制定政策;“补偏正俗”是指他纠正偏差,整顿风俗;“相推汉代贾长沙”是指他在汉代贾谊的影响下,倡导改革。
【答案】
译文:从名儒变为名臣,像晋代的傅玄一样;用新的学说推行新政,像汉代的贾谊一样;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像西汉的萧望之一样;纠正偏差,整顿风俗,像东汉的朱邑一样。
注释:①张百熙(1853—1926),字仲英,号蒿庵,晚号华轩居士,直隶南皮人。清同治进士。光绪年间历任工部主事、吏部主事等职。辛亥革命后,任国务总理。1926年病死于北京。著有《蒿庵遗稿》、《蒿庵自志》、《蒿庵诗文集》等。②纪文达:指纪昀,清代著名文学家,曾参与编纂《四库全书》。③贾长沙:《史记·贾谊传》载:“贾谊为长沙王太傅三年,有材,进曰‘人主所以不豫者,大臣太重’,故贤主必且易之。”④熙朝:指清朝。⑤新学:指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即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⑥贾长沙:指东汉的贾谊。⑦汉文帝:指西汉文帝刘恒。⑧东汉:指东汉光武帝刘秀。
赏析:这是一首挽联,由名儒而名臣,爱才若命,视民如天,直过熙朝纪文达;以新学行新政,因时制宜,补偏正俗,相推汉代贾长沙。全联赞颂了一个政治家的品格与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