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才名高北斗;三年舆颂属南皮。
【注释】
才名:才能、名声。北斗:星宿名,这里指代张之洞。舆颂:赞美颂扬。属:同“嘱”。
【赏析】
这首七律是作者对张之洞的挽联。诗的前半首赞扬了张之洞才高名重,后半首称赞了他三年来的功绩与业绩。
一石才名高北斗;三年舆颂属南皮。
【注释】
才名:才能、名声。北斗:星宿名,这里指代张之洞。舆颂:赞美颂扬。属:同“嘱”。
【赏析】
这首七律是作者对张之洞的挽联。诗的前半首赞扬了张之洞才高名重,后半首称赞了他三年来的功绩与业绩。
【注释】 才名:才能、名声。北斗:星宿名,这里指代张之洞。舆颂:赞美颂扬。属:同“嘱”。 【赏析】 这首七律是作者对张之洞的挽联。诗的前半首赞扬了张之洞才高名重,后半首称赞了他三年来的功绩与业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此题要求对诗歌逐句进行赏析,考生需要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对每一联诗句的内容和作用进行分析。 “识时俊杰首推公”,大意是:在识别时代俊杰中首推您,您的功德使国家兴盛,百姓安居乐业,您是名相也是名儒,评论古人的功绩,您的功勋盖世; “劝学篇章能醒世”,“身系安危、智周中外”
【注释】 到处:处处。 自开:自然形成。 老神仙:对人的尊称,这里指作者自己。 【赏析】 诗中“自开”二字用得十分妙。此句的意思是说作者的诗句到处都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意境,无人不佩服他的才情。诗人以“诗世界”和“老神仙”来比喻自己的诗歌才华,表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注释】 粤:广东省。 欧化昌,国粹存:指欧榘甲(1854—1930),广东顺德人,字伯谦。清末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著有《欧集》、《欧诗稿》。国粹存:保留的传统文化。 岭学祠:指岭南书院。岭南书院位于广州白云山麓,是清初著名学者陈澧讲学的地方。陈澧,字兰雪,一字勏,号东原,别号石斋,清代广东番禺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和思想家,被尊称为岭南大儒。 阮文达:阮元,清朝中期的大臣、学者、诗人
【注释】 广募水师:指招募大量的海军力量。 肃清长江:清除长江的敌寇,使长江一带安定。 外洋:指外国。 内靖外绥:指国家内部安定、外部平安。 宇宙大名:指名声遍及宇宙。 代筹边裔:指替国家筹划边境事务。 蒿目时艰:指忧虑国事。 汲引人才:指招揽和培养才能的人。 风尘末吏:指在官场中受屈辱的低级官员。 【赏析】 此诗作于光绪十一年(1885)春,诗人因弹劾礼部主事徐建寅而得罪于慈禧太后
【注释】: 二十科翰林:指袁枚在25岁时考中了翰林。 老犹似少:年纪虽老,但仍然像年轻时一样有朝气。 一百卷文集:指袁枚的《随园诗话》和《小仓山房诗文集》。 多而能精:数量虽多,但都能写得精当。 【赏析】: 本诗是诗人对朋友袁枚的赞词。首句“二十科翰林”,用夸张手法赞美了袁枚年轻时即考取翰林学士的才华;二句“老犹似少”,则以反衬的手法表达了对袁枚晚年仍保持青春气息的敬佩之情。三
楹联 读史渐知心学误;莅官益觉理儒疏。 注释: 楹联:对联,一种对仗工整、韵味和谐的文学形式。这里指作者自己创作的对联。 心学误:指读书时,对儒家思想理解有误。 莅官益觉理儒疏:指当官时,对儒家道理理解更加淡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在学习和为官方面的认识和反思。通过对比读史(读书)和莅官(做官),表达了自己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心学(儒家思想)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