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谟襄立宪,功在生民,从兹国运更新,再造勋劳同创造;
经说采兼祧,摇于吏议,所赖片言定策,召公事业亚周公。

【注释】

庙谟(mi):指君主的谋略。

襄:帮助。

再造勋劳同创造(zài):再造,再次创建。勋劳,功勋。

经说(shuì):这里指经书。

兼祧(tiáo):古代宗法制度,父死子继,兄弟同时为嗣,谓之“兼祧”。

摇于吏议(yáo yú lǐ yì):在官吏议论中动摇。

所赖片言定策(suǒ lài piàn yán dìng cè):依赖一句话就能决定大事,即“一言而定”。

召公事业亚周公(zhào gōng zhì yì yà zhōng gōng):周初封召公于洛邑,建立东都,称为“成周”,又称“洛阳”。召公治水有功,被尊为“召伯”,后封于燕京。召公死后,其弟奭代之。后来周公辅政,封召公之子于燕,称燕召公。这里借指张之洞。亚,次一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张之洞的挽联。张之洞是晚清名臣,曾主持洋务运动,对维护清朝统治有重要贡献。但因变法遭到反对而遭贬,诗人对此深感惋惜。此挽联既颂扬张氏功绩,又对其遭遇表示同情和惋惜,体现了诗家“怨而不怒”的风格。

首联:“庙谟襄立宪,功在生民,从兹国运更新,再造勋劳同创造。”

上句赞扬张之洞辅佐君主制定改革政策,下句称赞他的功绩造福万民。“从兹”,从此;“再造勋劳”,重新创建功勋。

颔联:“经说采兼祧,摇于吏议,所赖片言定策,召公事业亚周公。”

上联写张之洞采纳经学意见,下联写他对朝廷大政的决策力。“兼祧”,指两房合葬一穴,以长者居中。这里是借用典故,比喻他采取折衷的态度处理问题。“片言”,一句简短的话或言辞。“召公”,周初封地在今陕西岐山东北一带,故称召公。“召伯”,召公的封号。“亚周公”,与周公并称。“亚”,次等的意思。

尾联:“庙谟匡时济世,泽及生民,垂拱而治,天下归心。”

他治理国家的能力可以匡正时代、济世救人,恩德惠及人民,使天下归附于他的统治之下。“垂拱”,皇帝不用自己动手做事,任用贤人治国的意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