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于廿四年中,孝女有声,孝妇有声,天道总难论,问斯人何罪何辜,既以夭亡,更以难死;
诀别在数千里外,书卷付我,诗卷付我,尘缘如可续,愿来世之才之美,再作佳偶,再作良朋。
诗句释义及译文#### 寄生于廿四年中
- 寄生于:比喻生活或工作在某个环境或体系之中,难以自主。
- 廿四年中:这里可能指的是妻子去世后的时间跨度,大约二十年。
孝女有声,孝妇有声
- 孝女:指对父母极为孝顺的女儿。
- 孝妇:同样指的是对丈夫极为孝顺的妻子。
天道总难论
- 天道:传统观念中的天命、天意等,此处可能表示无法用常规的道理来解释或评价。
- 难论:难以讨论,即难以评判或解释。
问斯人何罪何辜
- 斯人:指这个人(指妻子)。
- 何罪何辜:询问这个人有什么过错或罪行。
既以夭亡,更以难死
- 夭亡:早逝。
- 难死:难以承受死亡的痛苦。
诀别在数千里外
- 诀别:告别,分别。
- 数千里外:形容距离遥远,离别之地相隔数千里。
书卷付我,诗卷付我
- 书卷:书籍,这里指书籍的内容或知识。
- 诗卷:诗歌的卷轴,这里指诗歌的创作或欣赏。
尘缘如可续
- 尘缘:世俗的因缘,这里的缘分指的是与妻子之间的感情和联系。
- 如可续:能否继续延续或恢复。
愿来世之才之美,再作佳偶
- 来世:来生或未来世。
- 才之美:才能和美貌。
- 再作佳偶:希望在未来能再次成为一对美好、匹配的人。
再作良朋
- 良朋:好朋友,好的伴侣。
- 再作:再次成为,这里是再次成为朋友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生者与死者的情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妻子逝世的深切哀思和无尽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寄生于廿四年中”、“天道总难论”等,展现了诗人对于命运无常、无法言说的无奈和悲伤。同时,“愿来世之才之美,再作佳偶”和“再作良朋”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妻子的灵魂能够得到安宁,而诗人自己也能继续前行,找到新的幸福。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情感真挚而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