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透春酸一点心,病中疏梦意销沉。
镜钗己卖酬方药,自削杨柳照水簪。
诗句:浸透春酸一点心,病中疏梦意销沉。镜钗己卖酬方药,自削杨柳照水簪
注释与赏析
1. 镜钗已卖酬方药
- 镜钗:这里指的是女子佩戴的梳妆用具,如梳子、镜子和发钗等物品。古人认为这些物品具有辟邪的作用,常用来装饰自己的住所,以祈求平安吉祥。
- 己卖:指自己卖掉了这些装饰品。可能是为了筹措治疗费用或者购买药材。
- 酬方药:用卖镜钗得来的钱来购买药物,以帮助身体康复。这里的“酬”字意味着支付或回报,而“方药”则是指医生开的药方,通常用来治疗疾病。
2. 自削杨柳照水簪
- 自削:指自己动手削制柳条为簪。这个动作展示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照料,以及对自己身体的关心和爱护。
- 杨柳:杨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常常象征着生命力和柔美,同时也有离别的象征意义。在这里,杨柳可能代表着诗人在病中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照水簪:将削好的柳条做成的簪插在水中,寓意着希望借助水的流动带来好运,同时也可以清洗心灵,去除杂念。
3. 译文
浸透春酸一点心,病中疏梦意销沉。镜钗己卖酬方药,自削杨柳照水簪。
这首诗是清代贺双卿的作品,描绘了一个因病而变得憔悴的女子。她的心情如同春天的酸味一样复杂,病中无心做绮梦,生活状态消沉。无奈之下,她将自己的镜钗卖掉换取治病的药物,自己动手用柳条制作成簪插水中,以此寄托自己的希望和祈愿。
贺双卿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一个因病而变得憔悴的女子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她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都被诗人生动地刻画出来,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那个时代女性的生活艰辛和社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