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许焚修闭小庵,冰心无皱似澄潭。
泥迟枉怪饥时燕,茧薄谁怜病后蚕。
诗句翻译:我不能在焚修的庵中闭关修行,我的心灵如同冰清玉洁的潭水,没有一丝波澜。不能责怪饥渴时飞来觅食的燕子,更不要怜悯病后体弱的蚕儿。
诗句原文:
未许焚修闭小庵,冰心无皱似澄潭。
泥迟枉怪饥时燕,茧薄谁怜病后蚕。关键词注释:
- 未许:不允许,表示不接受。
- 冰心无皱:比喻心灵纯洁无暇,没有任何杂质和瑕疵。
- 澄潭:清澈见底的池塘,这里用来比喻心灵的清澈。
- 泥迟:泥泞迟缓,比喻事物发展缓慢或状态不佳。
- 枉怪:冤枉地责备,表示对某种情况的误解或误判。
- 茧薄:茧皮薄弱,指蚕的身体脆弱。
- 谁怜:谁可怜,意指谁应该被关心和爱护。
译文:我不允许自己进入一个封闭的小庵中修行,我的心像冰一样纯净,没有任何的波动和皱纹。你不要因为饥饿时的燕子,而误会我是个固执己见的人。也不要因为病后的蚕,而对我心生怜悯。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修行和处世哲学的独到见解。首句“未许焚修闭小庵,冰心无皱似澄潭”,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不愿意封闭自己、拒绝尘世纷扰的高洁志向。接下来的两句“泥迟枉怪饥时燕,茧薄谁怜病后蚕”进一步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于外界评价与误解的超然态度。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坚定与纯粹,以及对外界干扰的淡然处之。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背景介绍:
贺双卿是清代康熙、雍正或乾隆年间人,字秋碧,为家中第二个女儿,故名双卿。他与刘禹锡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隐居时期创作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自我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