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明月正团栾1,举酒临风独自看。
为问天涯同此夜2,几人愁苦几人欢?
中秋夜,今宵明月正团圆。举杯临风独看月。
为问天涯同此夜,几人愁苦几人欢?
诗句释义与赏析
- “圆魄上寒空”:这里的“圆魄”指的是中秋之夜明亮的月亮,通常象征着团圆和完美。而“上寒空”则表达了月亮在夜晚高悬于天空的景象,给人一种冷清、孤寂的感觉。
- “皆言四海同”:这里使用了“皆言”来表达普遍的共识或看法,意味着无论是在何地,人们都认为中秋的月亮是相同的。这反映了中秋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种全国性的节日。
- “安知千里外”:通过使用反问“安知”引出了对远方人们的看法,即他们是否也认为月亮是一样的。这种表达方式增强了句子的情感深度,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 “不有雨兼风”:这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即使在不同的地方,自然现象如雨和风也是千差万别的。它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多样性,也暗示了人们在中秋节所经历的不同情感体验。
- “举酒临风独自看”:描述了诗人在中秋之夜独自饮酒赏月的情景。这种孤独的行为加深了诗人的情感投入,使他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月亮的美丽及其所带来的情感共鸣。
- “为问天涯同此夜,几人愁苦几人欢?”:通过设问的方式,诗人不仅询问了远方的人们是否也在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刻,还借此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亲人的担忧。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更加深情且充满哲理性。
李峤的《中秋夜》不仅是一首描写中秋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与哲学思考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月夜景象的细致描绘及深刻的思想感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家庭、友情以及人生旅途中各种情感的细腻把握,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深沉与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