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把湘帘下1,无聊倚竹床。
敲诗嫌韵险2,拥卷爱宵长3。
细拨灰馀火,重添篆尽香4。
蕉窗风雨急5,抚景倍凄凉。
【注释】
1、湘帘:一种用湘妃竹做的帘子。
2、敲诗:指吟诵诗歌。嫌:嫌恶,讨厌。
3、拥卷:抱着书卷,即读书。爱宵长:喜爱长夜的寂静。
4、细拨灰馀火:轻轻摇动余烬以助于燃烧。
5、蕉窗风雨急:蕉叶为窗,风吹雨打,景象凄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夜坐时有感而作,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寂寞中对生活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悄把湘帘下”,诗人静静地放下窗帘,进入了一个静寂的世界。这里的“悄”字,既描绘了夜色的宁静,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静和孤独。
次句“无聊倚竹床”,诗人靠在竹床上,感到无聊。这里的“无聊”,既反映了诗人的心情,也暗示了他的处境。他可能因为某种原因而暂时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只能在这种单调乏味的环境中消磨时光。
第三句“敲诗嫌韵险”,诗人不喜欢读那些押韵不工整的诗篇。这里的“嫌”字,表达了他对诗歌形式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审美倾向。他更喜欢那些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的作品。
第四句“拥卷爱宵长”,诗人喜欢在这个长夜中读书。这里的“拥卷”,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抱着书卷的情景,给人一种安静、舒适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第五句“细拨灰馀火”,诗人轻轻摇动着余烬,以助于燃烧。这里的“细拨”二字,既表现了诗人的细心和耐心,也揭示了他在夜晚读书时的一种独特方式。
第六句“重添篆尽香”,诗人又添加了一些香料,使得书卷的味道更加浓郁。这里的“重添”,既表达了诗人对香味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在夜晚读书时的专注和投入。
最后一句“蕉窗风雨急”,窗外的风雨变得急促起来。这句诗以景衬情,通过描写风雨的变化,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他在这样的环境下,更能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环境的描绘和诗人心情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孤独、寂寞而又充满智慧与感悟的形象。诗中的语言简洁明快,意象生动鲜明,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