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莼丝不暂停,阖闾城畔漾归舲。
座中怪我头先白,花底逢师眼倍青。
久住云山偏识路,偕游麋鹿欲忘形。
何当访尔禅栖处,树古岩幽一卷经。

【注释】

叠韵:诗歌的一种形式,要求每两句为一组,每组的韵脚相同。送:赠送。借山:隐居山林。莼丝:一种水生植物,可以做成食品,这里指鱼。归:返回。座中怪我头先白, 花底逢师眼倍青:座中的人觉得诗人的头发已经变白了,而花底下的那位老师却显得精神饱满。怪、倍:都表示惊讶。云山:指高峻的山。麋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生活在山林之中。欲忘形:指与世无争。何当:什么时候。访:拜访。禅栖处:和尚住的地方。卷经:阅读佛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的敬仰之情和对其生活状态的好奇。首句“采得莼丝不暂停”,描绘了诗人采集莼菜的场景,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可以做成美食,诗人在这里以莼菜为线索,展现了隐士的生活。颔联“座中怪我头先白,花底逢师眼倍青”,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对隐士的敬意。这里的“怪”字表明隐士对诗人的惊讶,而“倍青”则表现出隐士眼中的炯炯有神。颈联“久住云山偏识路,偕游麋鹿欲忘形”,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在云山中的生活状态,他不仅熟悉道路,还与麋鹿一起游玩,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尾联“何当访尔禅栖处,树古岩幽一卷经”,则是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希望有一天能够找到他的居所,并在那里阅读佛经。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士的敬仰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