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虎阜更如何。
短簿祠前罗袜浅,真娘墓上绣茵多。
夜月听笙歌。
【解析】
此诗写江南的美景,以虎丘、真娘墓为中心,描绘出一幅“虎阜更如何”的美丽江南风光图。首句点明题意:在江南好的地方,还有哪里能比得上虎丘更好呢?第二句写虎丘祠前的罗袜池,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为怀念其亡妻韦氏而建造的。第三句写虎丘附近有一处真娘墓,真娘墓上有许多绣花垫。最后一句写月夜在虎丘听笙歌的情景。
【答案】
忆江南 其三 本意
江南好,虎阜更如何。
短簿祠前罗袜浅,真娘墓上绣茵多。
夜月听笙歌。
译文:江南好,虎丘更如何?短簿祠前罗袜浅,真娘墓上绣茵多。夜月听笙歌。
注释:虎丘:虎丘山,位于苏州市西北郊。短薄:即薄命。指女子命运不好。罗袜池:相传为唐代白居易为纪念其亡妻韦氏而建造的。真娘墓:传说中吴王夫差的爱妃西施的墓,在虎丘山南面的虎丘寺旁。
赏析:
全篇紧扣“江南好”,以虎丘作为描写的中心,通过对比来表现对虎丘的喜爱之情。首句“江南好,虎丘更如何。”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对江南和虎丘的看法。“虎丘”这个地名,在古代诗文中屡见不鲜,如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就提到“吴地壮士游且乐,吴王宫阙烟尘昏”。但在这里,作者却把虎丘与“江南好”相提并论,足见他对虎丘的钟情。第二句“短簿祠前罗袜浅,真娘墓上绣茵多。”是对虎丘的进一步描绘。这里既写出了虎丘祠前的罗袜池,也写出了虎丘附近的真娘墓。“短簿祠前罗袜浅”一句,不仅点明了“虎阜更如何”这一疑问的答案——既然“虎丘”已经足够好,那么虎丘祠前的罗袜池又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呢?“罗袜池”是虎丘的一个著名景点,相传为唐代诗人白居易为了纪念他的亡妻韦氏而修建的。诗人在这里用一个“浅”字,写出了罗袜池之小,也暗示出韦氏之薄命。而韦氏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位才女,正是因为她有着非凡的美貌,所以她的坟墓才被后人称作“真娘墓”。而真娘墓上的那些绣着精美图案的垫子,无疑是她美丽的见证。然而,这又何足挂齿呢?“真娘墓上绣茵多”,这一句中“绣茵”一词,既写出了垫子的精美,又隐含着对韦氏薄命的同情。“夜月听笙歌”,是全诗的最后一句。这句诗虽然看似平常,但却蕴含着诗人对虎丘深深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