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朝正学要匡扶,众说纷纷各启涂。
归语江南诸父老,太平天子好真儒。
注释:在熙熙攘攘的朝堂上,要扶持正学;各种说法纷纷展开,各自寻找道路。回家告诉江南父老,太平天子喜爱真儒。
赏析:这首诗是送给唐镜海先生的,表达了他对唐先生的期望和信任。诗人认为唐先生是真正的儒者,他希望唐先生能够继续传承和发展儒家学说,为朝廷效力。同时,诗人也希望唐先生能够关注江南的父老百姓,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太平天子的恩泽。
熙朝正学要匡扶,众说纷纷各启涂。
归语江南诸父老,太平天子好真儒。
注释:在熙熙攘攘的朝堂上,要扶持正学;各种说法纷纷展开,各自寻找道路。回家告诉江南父老,太平天子喜爱真儒。
赏析:这首诗是送给唐镜海先生的,表达了他对唐先生的期望和信任。诗人认为唐先生是真正的儒者,他希望唐先生能够继续传承和发展儒家学说,为朝廷效力。同时,诗人也希望唐先生能够关注江南的父老百姓,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太平天子的恩泽。
注释: 1. 昨来殊不适,日落独登楼:昨晚来时身体不适,独自登上高楼。昨日,即前日;昨来,指前几日;殊不适,即身体不适,不舒适。 2. 西北看辽沈,东南望海陬:向西看辽沈(今辽宁沈阳),向南看海角,海的尽头。辽沈是今辽宁省,在东北;海隅是今广东湛江一带,在东南。 3. 苍茫怀百代,浩荡足千愁:茫茫然怀想千百代的历史,浩荡无边,足见忧愁之多。苍茫,广大而迷蒙貌;百代,世代很多;浩荡,广大无边;足
【注释】 尚馀词赋好,随众颂康哉:还喜欢写辞赋,众人都赞美你。 报国羌无力,擎天别有才:为国家出力却无能为力,而你有超群的才干。 寒云迷雁影,远道望龙媒:寒冷的云使雁影模糊不清,我遥望着那龙形的车驾。 百尺金台矗,看君躞蹀来:百尺高的铜台矗立在那里,我期待着你缓缓地走来。 赏析: 首联两句写自己虽年迈体衰,但爱好文学,仍能吟诗作赋;同时,也表明自己虽不能为国效力,但仍有才能,可与诸公相匹敌
【注释】 别汝经三月:离别你已有三个月了。 音书何太难:音讯和书信很难得到,真是太难了。 夜长魂梦苦:夜晚漫漫长夜里,梦中的情思多么痛苦啊。 人少屋庐寒:家中只有一个人,房屋又显得那么冷清。 骨肉成飘泊:骨肉亲人离散在外成了流浪者。 云霄悔羽翰:在高高的云端上悔恨起那笔信翰的飘逸。 朝朝鸟鹊噪:天天都有喜鹊叫个不停。 物性固欺谩:天性固有欺骗人的意味(即“欺人”)。 【赏析】
【注释】: 斯文久不尊。——大雅:这里指《诗经》中的《大雅》,是《诗经》的一部分,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道德和伦理的讨论。悲沧:悲伤,哀伤的意思。斯文:古代学者对文学艺术的称呼,也泛指文化或学术。尊:尊重、崇敬。至情宜倔强,吾道有篱藩。——至情:极端的情感或感情。倔强:坚强不屈,执着于某种信念或情感。篱藩:篱笆,这里比喻为保护或限制的东西。仰首呼虞舜,狂歌答屈原。——仰首:抬头仰望,表示向往或尊敬
注释: 闲闲观物化,耿耿究时喧。 谊士羞要誉,廉夫重报恩。 贾憎惟片语,求福实多门。 种蕙怡幽独,归休勿复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收到郭筠仙的书信和诗后,写回的信。信中表达了对郭筠仙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 第一句“闲闲观物化”,意为悠闲地观察万物的变化。这里用“闲闲”来形容诗人的心态,表示他看待事物非常从容、淡定。 第二句“耿耿究时喧”,意指心中耿耿不乐
得郭筠仙书并诗却寄六律 其三 垂耳甘刍豆,儒冠信误人。 长为羁旅客,嗟汝少年身。 物极能思返,天心会好仁。 鹿鸣歌旨酒,滴滴入君唇。 注释:垂耳的牛低头吃着草料,而那些头戴儒帽的人却不懂得珍视自己的才华,被世人误用了。我长久作为旅居他乡的游子,感叹你这样的年轻人啊!事物发展到了极点,人们才会想到回归;上天的意志是善良的,一定会给有仁德的人以恩惠。就像《诗经》中说的“鹿鸣”一样,美酒应该尽情地享受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李商隐(约公元813年-约公元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河内(今河南郑州)。他出生在唐高宗与武则天的时代,自幼聪慧过人,十六岁时与令狐楚之子令狐绹交游,二十三岁中进士,授弘农尉,因丁母忧去官,重游华州、洛邑之间,作《锦瑟》诗三首。后为柳仲郢所辟,任泾县主簿,以病免归,专事诗学研究,结社于白马寺旁。后迁东川节度使柳仲郢幕,任节度判官
注释:辗转反侧地阅读着郭筠仙的书信和诗作,感叹你也已老态龙钟了。 昊天是苍茫的天空,自然高远而辽阔,太阳在天空中明亮地照耀着大地。 我们相约共同度过人生的时光,穷年累月恐怕无法偿还这份情意。 忧伤时我常常大吃一顿,我的寿命会很长没有尽头。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朋友郭筠仙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在收到郭筠仙的回信和诗歌后,感慨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
去年长已矣,来日尚云赊。 身弱各相祝,家贫傥有涯。 乡心无住著,望眼久昏花。 寥落音书阔,多疑驿使差。 注释: 寄弟三首其一:写给弟弟的诗三首中的第一首。 去年长已矣,来日尚云赊。 指去年已经过去,今年的日子还很长,希望来年能够早日到来。 身弱各相祝,家贫傥有涯。 自己身体虚弱,相互祝愿健康平安;家里贫穷,但希望能有所改善。 乡心无住著,望眼久昏花。 家乡的思念没有固定的寄托,因为长时间在外
【注释】 郭筠仙:指宋代诗人郭祥正。六律:指古乐十二律,此处比喻友人。 其六:这是第一首诗的第六首。 日日:每天。 时时:每刻。 刘子:指诗人的朋友刘禹锡(字梦得),当时在江陵做刺史。 孤吟:孤独地吟诵。 寸憾:一点遗憾。 【译文】 天天思念刘禹锡,时时回忆郭祥正。仰天长叹天地狭小,绕屋独行风吹户牖鸣。云蔽日月乾坤狭窄,风声吹入窗户中鸣唱。孤寂吟诵无与共赏之人,心中遗憾浩如烟海纵横。 赏析:
【注释】1. 送唐镜海先生九首:作者为唐镜海写九首诗赠别。2. 枌榆(fénlú):地名,在今陕西商县东。3. 谬(miù)升堂:妄自提高身价。4. 习习春风:指春风吹来时,人行其上。5. 杖履旁:步行于风中。6. 追陪:指与先生同游的日期。7. 镜中吾亦鬓毛苍:指自己的头发已变白,喻年老。 【赏析】此诗是作者送别好友唐镜海的诗篇。诗中用比兴和象征手法,将朋友的离去比喻为“后进”被提升到高位上来
【注释】: 壬戌:公历1792年。沅弟:即指湖南巡抚杨昌濬,字春霆。克复(rùfù):攻克收复。濡须坞(ruxuwū):在今安徽含山县东南。涨:涨水。莺啼(yīngti):莺声如啼叫。气正和:春风拂面,万物欣欣然。一骑:一匹马。报捷:报告胜利的消息。汉家:汉朝的子孙后代。旧山河:指失而复得的中原地区。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湖南巡抚杨昌濬的一首七律。全诗以春天为背景,以鸟鸣、马嘶
【注释】: 1)巢县:今安徽巢湖一带。和州:今安徽和县。含山:今安徽含山县。陵阳:在今安徽寿县。五夜:一夜五次,指夜间五次哭泣。坤灵:地神,阴间之主。游人:指诗人自己。踏青:春游。 2)赏析: 这首诗是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春天,诗人随同弟弟在安徽作战,克复巢、和、含等城时所作。首二句写战争之后,草木皆兵,到处都充满血腥味,人民生活在恐怖之中。后两句写将军率军扫荡巢、和、含三城的残敌
【注释】 “道德”句:道德是儒家的最高理想,神仙是道家的终极追求。 “行藏”句:指唐镜海先生有才能却不愿为官。 “功名”句:唐镜海先生的名声并不如司谏李邺侯那样显赫。 “出处”句:唐镜海先生不愿意像李邺侯那样出仕做大官。 【赏析】 此诗首句点题,次句写道德与仙佛不同,三、四句写唐镜海先生不肯为官,五、六句写唐镜海先生不耻出仕,七、八句说唐镜海先生不慕功名利禄,九句又回到原题
送唐镜海先生九首 其六 泰岱高云不可攀,曾兴霖雨在人闲。 如今老去神功敛,祇就君王乞放还。 注释 1. 泰岱:泰山,中国五岳之一,以峻峭著称。 2. 高云:形容泰山的云雾缭绕,难以攀登。 3. 曾兴:过去兴盛,指过去的繁荣时期。 4. 霖雨:长时间的降雨,常被用来象征恩泽或润物无声的恩惠。 5. 人闲:人们闲暇,无忙碌之事。 6. 老去:年纪增长,体力或能力下降。 7. 神功
注释: 上相南征,需要选拔人才,这里指皇帝要选拔人才。策众材,选拔人才的意思。军容十万转风雷,军队声势浩大如风雷一般。书生却进安民策,书生们提出安抚民众的计策。盗弄潢池事可哀,那些窃取政权的人的行为令人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和对现实的感叹。诗人通过对唐镜海先生的赞美,表达了对他才华的钦佩,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忧虑。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