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目萧条色,看君气自豪。
雄姿薄云日,弭角下江皋。
兔窟惊心胆,鹏雏堕羽毛。
繁霜摧木叶,迥立意骚骚。
饥鹰
满目萧条色,看君气自豪。
雄姿薄云日,弭角下江皋。
兔窟惊心胆,鹏雏堕羽毛。
繁霜摧木叶,迥立意骚骚。
注释:
- 饿鹰
满目萧条色, 看君气自豪。
- 雄姿薄云日, 弭角下江皋。
- 兔窟惊心胆, 鹏雏堕羽毛。
- 繁霜摧木叶, 迥立意骚骚。
赏析:
这是一首咏鹰的诗。首两句是写景:“满目萧条色,看君气自豪。”诗人看到满眼都是萧索荒凉的景象,但饥饿的鹰却显得神采飞扬,傲然挺立。这两句话通过对比,把“饥鹰”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四句是写鹰的动作:“雄姿薄云日,弭角下江皋。”诗人看到鹰在薄云间飞来飞去,矫健的姿态,仿佛在和天公试比高。鹰在江皋盘旋低飞,俯冲而下,捕杀猎物,威猛无比。
第五、六句是写鹰猎食的情景:“兔窟惊心胆,鹏雏堕羽毛。”鹰的眼睛敏锐如鹰钩,能看清猎物的动向。当它发现兔子藏在洞里时,会突然发起攻击,让猎物措手不及,惊恐而亡。而鹰捉到小鹰雏后,也会毫不留情地将其杀死吃掉。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鹰猎食的情景。
最后两句是抒发感慨:“繁霜摧木叶,迥立意骚骚。”秋霜降临,草木凋零,诗人不禁感慨万分。然而,他看到的是饥饿的鹰依然屹立在秋风中,昂首远眺,似乎在为人类担忧。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人类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