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为气至刚,从孟氏得来,斯称善养;
人之生也直,经孔门论定,不愧古愚。
【注释】
彭玉麟(1817—1852),字雪琴,湖南衡阳人。晚清政治家、名将、诗人。道光进士,曾先后任礼部主事、广东按察使等职。太平天国起义后,投军抗击,为湖南水师提督,镇压太平军有功。1853年在湖口战役中壮烈牺牲。诗中“其”指彭玉麟。孟氏:指孟子。《论语》有《论语·子罕》,孔子弟子曾参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意思是孔子的学说是最伟大的,所以不能容纳。后人据此引申为“从孟氏”。孔门:即孔子的门人。《论语》有《论语·宪问》,孔子说:“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意思是孔子的弟子中有正直的人,他们能够为父母隐瞒过错,替儿子隐瞒罪行,这种正直就是父子关系中应有的正直了。古愚:指古代的愚蠢之人。《论语》有《论语·阳货》,孔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意思是一个卑鄙的人可以跟国君一起做事吗?当他还没有得到的时候,总是担心得不到;一旦得到了,又担心要失去;如果担心失去,那就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了。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彭玉麟的挽联。彭玉麟以刚直不阿著称,他一生耿介刚直,疾恶如仇,反对腐败,维护正义,深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彭玉麟的去世是湖南人民的巨大损失。此挽联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哀悼之情。
上联“其为气至刚,从孟氏得来,斯称善养”,意思是彭玉麟的气质极其刚强,这种气质是从儒家学派的孟子那里继承而来的,因此说他善于培养自己的性格。“孟氏”指孟子,他是孔子的学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儒家学派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修养,提倡中庸之道,主张个人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并应努力去实现这些品质。
下联“人之生也直,经孔门论定,不愧古愚”,意思是人生应该正直无邪,经过孔子的门徒们议论确定,不辜负古代愚昧之人的期望。“人”指彭玉麟。“古愚”指古代愚蠢之人。“不愧”意为没有对不起别人。“论定”指议论确定。“孔门”指孔子的门徒们。孔子的门徒们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学生,其中最重要的教育方式是讲授儒家经典。他们经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品德培养,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
这首挽联对彭玉麟的一生进行了总结性的评价,赞扬了他的刚正不阿的品质和崇高的道德品质。同时,它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和品德培养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