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血不世出,但闻西极来。
披图忽见渥洼产,籋云逐电相萦回。
立者骧首欲一鸣,障泥未解犹徘徊。
走者势如风雨至,驰骤万里无纤埃。
其馀数匹饮或龁,一一神骏非凡材。
问谁擅此化工技,逸足天闲妙无比。
只今都尉最得名,不让当年韩与李。
都尉生平本将家,前朝曾领上轻车。
身亲百战竟何益,白头归种东陵瓜。
早岁壮怀时吐露,伏枥雄心见豪素。
平沙漠漠落日黄,马首犹然蓄馀怒。
呜呼黄金之台高突兀,冀北之良恣超忽。
龙媒当世岂合无,昭王已往九方没。
唯看阪上服盐车,谁向图中求骏骨。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作,它以咏马为主题,借咏马而赞人。全诗八句,每句五言,共四十六字。
逐句释义:
- 汗血不世出,但闻西极来。
- “汗血”指著名的汗血宝马,这种马产于中亚地区,非常珍贵。“不世出”表示极为罕见。“西极”指的是遥远的西方之地,这里暗示了这些马是从遥远的地方来的。
- 披图忽见渥洼产,籋云逐电相萦回。
- “披图”可能是指打开地图或者翻阅书籍。“渥洼”即肥沃的土地,此处指代马匹的出生地。“籋云”形容马跑动时云雾缭绕的景象。“萦回”意味着马儿在奔跑时姿态优美,如云彩般飘逸。
- 立者骧首欲一鸣,障泥未解犹徘徊。
- “骧首”指的是马昂首站立的姿态,显示出准备奔腾的样子。“一鸣”意味着要发出一声长鸣,表现出马的雄壮和激动。“徘徊”则表达了马儿虽然准备奔腾,但似乎还犹豫不前的状态。
- 走者势如风雨至,驰骤万里无纤埃。
- “走者”指的是正在奔跑的马,它们的动态如同狂风暴雨一般迅猛。“驰骤”意味着奔跑迅速。“无纤埃”表示马跑得非常快,几乎看不到尘土飞扬。
- 其馀数匹饮或龁,一一神骏非凡材。
- “其馀”指的是其他的马。“饮或龁”可能是指有的马在吃草,有的马在饮水。“神骏”指的是那些出色的、非凡的马。“非凡材”表明这些马都是难得的好马,具有非凡的品质。
- 问谁擅此化工技,逸足天闲妙无比。
- “问谁擅此化工技”是在问谁能拥有这样的高超技艺,即能够驯养这些优秀的马。“逸足天闲妙无比”强调了驯马者的超凡技艺,以及他的马儿自由自在地奔跑,技艺之妙无法比拟。
- 只今都尉最得名,不让当年韩与李。
- “只今”表示现在。“最得名”意味着现在都尉最为出名。“韩与李”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驯马高手韩、李等人。这句话表达了对都尉驯马技艺的高度赞扬,认为都尉的技艺已经超过了历史上的名人。
- 都尉生平本将家,前朝曾领上轻车。
- “都尉”指的是某个官职,可能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本将家”说明都尉出身于军人家庭,有丰富的军事经验。“前朝”可能是指过去的朝代或者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曾领上轻车”表示都尉曾经担任过轻骑兵的领导职务。
- 身亲百战竟何益,白头归种东陵瓜。
- “身亲百战”指的是都尉亲自参加过多次战斗。“竟何益”表达了都尉虽然经历过许多战斗,但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白头归种东陵瓜”可能是一种比喻,意指都尉虽然年纪已长,但仍然保持着年轻时的勇猛和斗志,就像种东陵瓜一样,年复一年地坚持种植。
- 早岁壮怀时吐露,伏枥雄心见豪素。
- “早岁”指的是年轻的时候。“壮怀”意味着豪迈的情怀。“时吐露”表达的都是早年时候的抱负和志向。“伏枥”是指马在马厩里休息,等待主人召唤。“雄心”指的是内心的雄心壮志。“见豪素”意味着这些雄心壮志依然存在,没有被岁月消磨掉。
- 平沙漠漠落日黄,马首犹然蓄馀怒。
- “平沙漠漠”形容广阔的沙地,没有其他障碍物。“落日黄”描绘了日落时分,太阳的余晖洒在沙漠上的情景,颜色呈现出金黄色。“马首犹然蓄馀怒”表达的是即便在日暮时分,马儿的鬃毛仍然散发着一股不屈的怒气。
- 呜呼黄金之台高突兀,冀北之良恣超忽。
- “呜呼”在这里是感叹词,用来表达对过去辉煌时光的回忆。“黄金之台”比喻过去的成就或者荣耀。“高突兀”形容这些成就非常突出,引人注目。“冀北之良恣超忽”则是说这些成就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水平,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地步。
- 龙媒当世岂合无,昭王已往九方没。
- “龙媒”可能是指某种高贵的马匹,象征着尊贵和地位。“当世”意味着当前的时代。“岂合无”表达了一种怀疑,质疑为什么这样的龙媒不存在。“昭王已往九方没”指的是古代的一位君主昭王已经去世很久了,这里的“九方”很可能是指古代的九个方向,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 唯看阪上服盐车,谁向图中求骏骨。
- “阪上”可能是指山坡上的一个地方,也可能是指某种场景。“服盐车”意味着这里正在进行制盐的工作,与骑马无关。“图中求骏骨”表达了人们对于优秀马匹的追求和渴望。这句话可能在讽刺那些只追求物质财富,而不重视马匹本身品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