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浮好洞壑,此去路何之。
瑶草一千岁,烟鬟十万枝。
欲寻行药客,已过落梅时。
三叹怀勾漏,斯人洵可儿。
诗句如下:
正月四日从惠州发舟至广州途中用东坡新年五首韵示同舟诸子 其二
罗浮好洞壑,此去路何之。
瑶草一千岁,烟鬟十万枝。
欲寻行药客,已过落梅时。
三叹怀勾漏,斯人洵可儿。
注释:
- 罗浮:山名,位于广东,以山水秀丽闻名。
- 洞壑:指山水间深邃幽深的洞穴和山谷。
- 烟鬟:形容女子如烟雾般柔美。
- 勾漏:古代传说中的地名,位于今广东省肇庆市。
- 斯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译文:
在罗浮山的好风景中旅行,这次出行的目的是什么?
山上的瑶草生长了一千年,仿佛是烟鬟一般,有十万棵。
我想寻找那位行医的隐士,但已经错过了赏梅的季节。
我三次感叹这里的美景,这真是一个可以让人感到自豪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罗浮山美景的描述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向往。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如将山间的洞穴和山谷比作“洞壑”,将瑶草与烟雾鬟相比,形象地描绘了山中景色的美丽与神秘。同时,诗人通过对比“烟鬟”和“勾漏”等地点,展现了他对不同地域风情的独特感受。最后,通过对“斯人”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身份的自豪与认同。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