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风气早,村墅绿阴繁。
遥想秦溪曲,春光满故园。
梅英堪泛酒,兰茁已当门。
旧里墙西地,依依长竹孙。
正月四日从惠州发舟至广州途中用东坡新年五首韵示同舟诸子 其五
水乡风气早,村墅绿阴繁。
遥想秦溪曲,春光满故园。
梅英堪泛酒,兰茁已当门。
旧里墙西地,依依长竹孙。
注释:
- 水乡风气早:水乡地区的风土人情很早就形成了,这里的“风气”指的是地方的习俗和习惯。
- 村墅绿阴繁:乡村的别墅周围绿树茂盛,显得非常繁密。
- 遥想秦溪曲:在遥远的思念中,想象秦溪的弯曲景色。这里提到的“秦溪”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名或地理特征,代表了诗人心中的美好记忆。
- 春光满故园:春天的阳光照耀着故乡的土地,使得整个家园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 梅英堪泛酒:梅花开得正盛,可以用来酿酒。这里的“梅英”指的是梅花的花朵,而“泛酒”则是一种饮酒的方式。
- 兰茁已当门:兰花已经长到可以覆盖门楣了。这里的“兰茁”指的是兰花的生长状态,而“当门”则形容兰花开放时正好位于门前。
- 旧里墙西地:旧时的里巷西边是一片土地。这里的“旧里”指过去的居民区,而“墙西地”则是指墙边的土地。
- 依依长竹孙:长长的竹林中,有一个人正在守护着他的家。这里的“依依”形容的是竹子与那个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而“长竹孙”则可能是指一个以竹林为生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正月四日从惠州出发前往广州的途中,用自己创作的《新年五首》中的韵来写给同行的船只上的孩子们的作品。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春天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自己童年记忆的回忆,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引用古人的诗句,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古典文化的传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丰富的情感表达,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