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里乞归养病,竟不起焉,料难免殿上君臣,咸哭国老;
十余年建塾延师,亦孔殷矣,憾未见族中子弟,都振家声。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是一道考核诗歌内容理解的试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然后结合选项的内容判断正误即可。此诗是诗人为悼念彭玉麟而写的挽联,上联说彭玉麟因长期病困未能起用,下联说他建塾延师培养子弟,但都白费了。“殿上君臣”“国老”等词表明作者对彭玉麟的敬重,也表达了对他的惋惜。全联既表现了对彭玉麟的敬仰之情,又表达了对其不幸遭遇的惋惜。

【答案】

数千里乞归养病,竟不起焉;料难免殿上君臣咸哭国老,恨未见族中子弟振家声。

译文:

我千里迢迢请求回家修养,却因病不能起身;

料想不免在殿堂之上的君臣们要痛哭流涕,哀悼那位受人尊敬的老人;

遗憾没有见到族中的子弟们振家声、光宗耀祖。

赏析:

这副挽联是为纪念彭玉麟而作的。彭玉麟(1796—1852),字雪琴,号退省,湖南衡阳人,清代抗英名将,官至两江总督。道光二十四年(1844)参加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军时,任水师提督,曾率部在九江大败太平军于湖口之役。后历任浙江巡抚、两江总督、兵部尚书等职,以平定太平天国及捻军而闻名于世。他一生忠贞不渝,屡战屡败而屡起,深受朝廷信赖,故称“中兴功臣”。彭玉麟一生清正廉洁,为官清廉。他的一生,可谓有血性、有骨气。

上联说的是彭玉麟因长期病困未能起用。彭玉麟一生为官四十余年,多次出任要职,如署理两江总督兼节制江南军务、署理两广总督兼节制广东军务、署理两湖总督兼节制湖广军务等。但因种种原因,彭玉麟并未得到重用。据《清史稿》记载:“玉麟久典戎政,论者或谓其贪冒无纪极,帝亦不以为意。会值河决、旱灾,方议开仓平粜,玉麟请缓之;又言海塘宜亟修,乃先事筑堤。帝皆从之。”由于种种原因,彭玉麟未能再进一步高升。后来他在家乡创办义学,延师教子,希望子孙能光大门楣。然而遗憾的是,在他生前未能见到自己的儿子们有所成就。所以这副挽联表达了对彭玉麟的崇敬之情,也流露出对彭氏家族的哀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