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云气深,苍藓断人迹。
秋草没荒池,残阳余破壁。
院静不逢僧,满地松阴碧。
古佛犹含情,拈花笑对客。

【注释】

连山:连绵不断的山。云气深:云气笼罩在山上,显得非常深密。苍藓(xiǎn)断人迹:苍苔覆盖了人的足迹,说明这里没有人来过。荒池:被秋草淹没的池塘。残阳余破壁:夕阳的余晖映照在破旧的墙壁上。院静不逢僧:庭院寂静,没有遇上僧人。拈花笑对客:手捻着花微笑地对着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出一幅幽静、清寂的自然风光画面。全诗以“静”为主,通过描写寺中景物和人物活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超脱尘世的闲适情怀。

首联:“连山云气深,苍藓断人迹。” 这两句诗写出了寺院所处的自然环境。诗人从远处望见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高山,山顶缭绕着层层叠叠的浓雾,给整个山峰都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纱,使山峰变得分外妖娆;山脚下长满了青翠欲滴的苔藓,这些苔藓就像一位位身着白衣的仙女一样,在为山林增色添彩。而山下的小径上却已经没有了行人的踪迹,只有一些野草横亘其中。这一联把读者的视野引向了远山,又把读者引入了那片被苔藓覆盖的土地,仿佛让读者置身于那幽静的山林之中。

颔联:“秋草没荒池,残阳余破壁。” 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寺院中的一幕景象。在一片萧瑟的秋日里,一片荒凉的池塘被枯萎的秋草所覆盖,只剩下几朵残败的荷花在池塘中央独自摇曳。落日余晖洒在破旧的墙壁上,给人一种凄凉而又孤独的感觉。

颈联:“院静不逢僧,满地松阴碧。”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寺院中的景象。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下,作者却没有遇到一个僧人的身影,只有满地的绿荫和清澈的碧水相互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尾联:“古佛犹含情,拈花笑对客。” 这两句诗描绘了寺院中一位古佛的形象。那位古佛似乎还沉浸在深深的情感之中,她用拈花一笑的方式来迎接每一位前来的客人,让人感受到了她的慈祥和智慧。

这首诗通过对古寺周围环境的细致描绘和对人物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宁静祥和的佛教圣地形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展现了他们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