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漠一望渚田青,禾耳丛生泛野萍。
自到秋来无好日,满天欲雨乱蜻蜓。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分析诗歌的意境,最后概括其特点即可。
诗的前两句“漠漠一望渚田青,禾耳丛生泛野萍”写诗人登高远望所看到的自然景色。“漠漠”形容秋日的云气弥漫,笼罩着大地;“渚田青”指洲渚上的稻田,一片青色,说明稻谷已熟。这两句写登高所见之景,是远景。接着写到“禾耳丛生泛野萍”。这是近景。在诗人眼里,这近处的一片片浮萍仿佛是禾耳丛生的稻穗,它们随着水波起伏,随风飘荡,给人一种生意盎然的感觉。“禾耳丛生”四字既写出了禾穗的茂盛,也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后两句“自到秋来无好日,满天欲雨乱蜻蜓”写诗人触景感怀所见到的景象。秋天天气多阴,常使人心情不舒畅,因此,“欲”字用得十分巧妙,它既表明秋雨即将来临,又暗示了诗人心情的烦闷。“乱蜻蜓”三字,把蜻蜓写得栩栩如生,仿佛看见它们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下飞舞。
【答案】
译文:
登上高山远望只见洲渚上青草郁郁葱葱,禾穗丛生像一片浮萍。自从秋天以来没有好天气,天空中乌云滚滚
欲下雨。
赏析:
《初秋杂咏》共七首。这是其中的第七首,写的是作者登高远眺所见之景,表达了他触景感怀时的心情。前两句写景
。“漠漠”、“渚田青”、“禾耳丛生”、“泛野萍”四句描绘了一幅秋日田野丰收图。“禾耳丛生”四字既写出了禾穗的茂盛
,又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后两句抒情。“自到秋来无好日”,“欲雨乱蜻蜓”二句,将秋天天气阴沉、多阴雨的特点写
出来。“乱蜻蜓”三字,把蜻蜓写得栩栩如生,仿佛看见它们在乌云密布的天空下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