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冠同戴不同名,尔为官来我舍生。
亲在许人忧转愧,家忘为国辱偏荣。
蜡消除夜风前泪,炭热寒宵雪内情。
善易年来应更进,漫持河洛问君平。
诗句释义与译文:
- 毛子宾留除夕在禁寄馈烛炭:
- 毛子宾:可能指的是某位文人或官员。
- 留除夕:在除夕夜停留。
- 在禁:指在京城。
- 寄馈烛炭:赠送蜡烛和炭火。
- 楚冠同戴不同名,尔为官来我舍生。:
- 楚冠:古代楚国的帽子,此处可能象征身份或地位的不同。
- 同戴不同名:尽管戴着相同的帽子(可能是官职的标志),但实际身份和目的可能不同。
- 舍生:牺牲生命。
- 亲在许人忧转愧,家忘为国辱偏荣。:
- 亲在:父母健在。
- 许人:答应别人。
- 转愧:内心深感惭愧。
- 家忘:忘记了家国。
- 为国:为国家。
- 辱偏荣:受到屈辱却因某种原因显得荣耀。
- 蜡消除夜风前泪,炭热寒宵雪内情。:
- 蜡消:蜡烛燃烧完毕。
- 夜风前泪:在夜晚的风中流泪。
- 炭热:烧炭时感到温暖。
- 寒宵雪内情:在寒冷的夜晚感受雪中的情感。
- 善易年来应更进,漫持河洛问君平。:
- 善易年:好的时期或年份。
- 应更进:应当更加努力。
- 漫持河洛:随意拿着河洛地区的地图。
- 君平:可能指的是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书法家等,字孔明,号卧龙。
-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位官员在除夕夜送礼物给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己职责的反思。诗中的“舍生”和“转愧”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既有对友情的看重,也有对国家责任的承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以及对朋友的关心之情。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责任感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