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不来此,老僧意尚真。
听钟无别事,沽酒莫相嗔。
月乱风前柳,溪生雨后蘋。
入吴伤逆旅,不信是吴人。
与宝月庵老僧
三载不来此,老僧意尚真。
听钟无别事,沽酒莫相嗔。
月乱风前柳,溪生雨后蘋。
入吴伤逆旅,不信是吴人。
译文
三年没有来此地,老和尚的心依旧如一。
听到钟声没有别事,买酒不要发怒。
月亮纷乱风前的柳丝,溪边生长雨后的浮萍。
进入吴地伤了旅店的客人,不相信我是吴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嵇永仁所作《与宝月庵老僧》中的第二首。整首诗通过描述在寺庙里与老和尚相处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老和尚的敬仰以及对其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共鸣。
诗的首句“三载不来此,老僧意尚真”,描述了自己三年未到寺庙,而老和尚仍然保持着他那份纯真的心态。这反映了作者对老和尚精神境界的赞赏和向往。
第二句“听钟无别事,沽酒莫相嗔”,展现了老和尚对生活的淡然和从容,即使面对生活中的琐碎琐事(如听钟),也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因小事而生气。
第三、四句“月乱风前柳,溪生雨后苹”,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表现了老和尚内心的平静和超脱。风吹动的是飘散的柳枝,雨后生长的是新生的浮萍,这些都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新生命的诞生,同时也象征着老和尚心境的转变和重生。
最后两句“入吴伤逆旅,不信是吴人”,则透露出作者对自己身份的困惑和思考。虽然身处异地,但感受到的是另一种文化氛围和人情冷暖,这不禁让人开始怀疑自己的根在哪里。
这首诗通过对与宝月庵老僧相处的描写,展示了老和尚的人格魅力和高洁志向。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生活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加深了人们对老和尚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共鸣,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层次的情感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