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匡时,本道德以济艰难,无愧三朝硕辅;
实心劝学,贯中西而宏造就,允为百世宗师。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含义。
诗句解读:
- “尽力匡时” - 这是一句表达作者对张之洞的期望和要求。匡时,即纠正时代或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这体现了诗人们对张之洞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期望与支持。
- “本道德以济艰难” - “本道德”指的是坚守道德原则,而“济艰难”则意味着在困难时期给予帮助。这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的精神,认为只有坚守道德的人才能在艰难时刻为国家提供帮助。
- “无愧三朝硕辅” - 三朝,指的是清朝的三个重要时期,这里特指张之洞所处的历史背景。硕辅,意为重要的辅佐官员,这里用来形容张之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无愧,表示不辱使命,不辜负国家的期望。
- “实心劝学” - 实心,意为诚心诚意;劝学,即鼓励学习。这反映了诗人们对张之洞在教育方面的期待,希望他能推广教育,提高人民的素质。
- “贯中西而宏造就” - 贯通,意为贯通、融合;中西,指中西文化或思想;宏造就,意为培养和造就人才。这表达了一种文化融合的思想,即通过吸收和融合中西方的优秀文化和思想,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 “允为百世宗师” - 允,意为确实、实在;宗师,意为大师、领袖。这表示张之洞不仅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他的思想、成就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尊崇。
译文:
全力拯救时代,以道德为根本来应对艰难的时代,你不负三朝伟人之名;
真心实意地鼓励学习,贯通东西方文化并致力于培养人才,你确实是后世的宗师。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赞扬张之洞的挽联,表达了对他生前贡献的认可和对其去世后的哀思。通过四句诗,诗人分别从政治、道德、教育和文化四个方面赞扬了张之洞的卓越贡献,展现了他的高尚品德和远见卓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张之洞逝世的哀悼之情,以及对他一生贡献的敬仰。整首挽联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历史价值,又有艺术魅力,是一首优秀的挽联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