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影凌霄汉,登临得纵观。
云开千岫出,潮涌大江寒。
画阁人初起,朱门春未残。
六朝名胜地,今古一凭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诗的内容、主题、思想情感、意境特点等,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相关注解,进行具体分析。

“报恩塔”是《报恩塔》这首诗的题目。“塔影凌霄汉”写报恩塔耸入云霄,直插天际,形象地描绘了报恩塔的高大雄伟。“登临得纵观”意思是登上塔顶可以鸟瞰四周,俯瞰全城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站在高塔之上,放眼远眺,心旷神怡的感受。“云开千岫出,潮涌大江寒”,这是写报恩塔在云雾散去之后,露出千山万壑;大江之水,在潮涨时波涛汹涌,气势恢宏,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画阁人初起,朱门春未残”的意思是画楼中人们刚刚起床,朱红大门中的花木仍然繁茂。两句描写了报恩塔周围环境的美好,烘托出诗人对报恩塔的赞美之情。“六朝名胜地,今古一凭阑”,意思是六朝时期的名胜之地,如今成为了古今往来之人欣赏风景的地方。这句既点出了报恩塔的历史悠久,又写出了其成为观赏之处的原因。

【答案】

译文:

报恩塔的影子高悬于天际,登临它能够纵览四方。

云雾散开后露出群山万壑,大江潮水涌动着凛冽寒意。

画阁中人们刚刚起床,朱门中的花木仍然繁茂。

六朝时期的名胜之地,如今成为了古今往来之人欣赏风景的地方。

赏析:

首联以“塔影凌霄汉”开篇,用夸张手法描绘报恩塔的高耸入云之势,生动地勾画出了塔身雄壮、巍峨挺立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报恩塔的高度赞美。“登临得纵观”一句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塔下,从高处俯瞰整个城市的景象,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时的豪情壮志。

颔联紧承前文,进一步刻画了报恩塔周围的自然景色。“云开千岫出,潮涌大江寒”一句,诗人借助想象将云雾散尽之后千山万壑的景象展现在读者眼前,而“潮涌大江寒”则通过大江之水的汹涌澎湃,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颈联转向室内,描绘了报恩塔周边的环境之美。诗人选取了“画阁”和“朱门”作为典型代表,通过对比这两种建筑的风格和特色,突出了报恩塔所在之地的雅致和宁静。同时,“人初起”、“门未残”两字也巧妙地传达出诗人对报恩塔周边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

尾联再次回归自然,将镜头对准了报恩塔本身。“六朝名胜地”一句既点明了报恩塔的历史渊源,又凸显了其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今古一凭阑”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报恩塔这一历史名胜的赞叹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其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