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遗老叹凋零,又见华阳堕晓星。
剩有银钩千万本,堪齐石鼓十三经。
白头供奉非蕉梦,黄卷携将付鲤庭。
太息虚舟木已拱,不留知己为君铭。

解析与赏析:

首联:“江东遗老叹凋零,又见华阳堕晓星。”

  • 注释: “江东”通常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泛指作者的出生地。“遗老”指的是已故的老人或年长者。这里的“江东遗老”,指的可能是作者自己或是其同辈的人,表达了对过去时代的回忆和怀旧。“叹凋零”暗示了一种悲伤和哀叹的情绪,因为“凋零”意味着生命或美好事物的消逝。“华阳”可能是指一个地名,或者是某种象征性的地点或事物,这里用以比喻美好的、逝去的事物或时代。

二联:“剩有银钩千万本,堪齐石鼓十三经。”

  • 注释: “银钩”可能指的是书法作品,特别是书法艺术中的精美线条。在中国文化中,书法是表达情感和文化修养的一种方式。“石鼓”则可能是指刻有文字的石头,这些文字后来被收录进《石鼓文》等典籍中。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书法艺术和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以及这种艺术成就能够与古代的经典文献相媲美。

三联:“白头供奉非蕉梦,黄卷携将付鲤庭。”

  • 注释: “白头供奉”可能是指年纪已高但仍保持着对工作的热情。在这里,它可能象征着一种坚持理想和追求知识的精神。“蕉梦”在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表示像梦中一样不切实际或虚幻的愿望。“黄卷”指的是古代的书籍,“携将”表明携带,而“付鲤庭”可能意味着将这些书籍交给下一代继续传扬。

四联:“太息虚舟木已拱,不留知己为君铭。”

  • 注释: “太息”表达了深深的叹息之情,可能是因为对未来的忧虑或失望。“虚舟”可能是指没有固定方向或目标的生活状态,也可能是比喻那些没有明确人生道路的人。“木已拱”可能意味着树木已经长成,不再需要支撑,也可能暗喻人已经到了人生的暮年或晚年。“不为君铭”意味着不为自己留下纪念或痕迹,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泊态度或对名利看淡的人生哲学。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江东遗老的生活感悟,展现了他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哀。同时,诗人通过赞美书法艺术和古籍的价值,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充满了对过去的留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