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疏影最怜侬,曾记罗浮梦里逢。
惆怅今宵林下月,美人隔得不惺忪。

【注释】

疏影:稀疏的树枝。疏,稀疏。 怜:爱怜。

罗浮:山名,在今广东境内。梦中逢:梦中相遇。

惆怅:伤感。

林下月:指月光映照下的梅花。

惺忪:睡眼惺忪。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上片首句“何来疏影最怜侬”即写梅花枝头疏影之特点。“疏”,是稀疏的意思;“影”,就是枝条的轮廓;“最”字突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也表明了这首诗要赞美的对象。接着第二句“曾记罗浮梦里逢”是说诗人曾在梦中遇见过梅花。罗浮山又名增江山,在广东省增城县西北角,为岭南四大名山之一。诗人在这里借景抒怀,抒发自己对于梅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暗寓了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梦回罗浮”是虚写,“梦里相逢”是实写,虚实相生,写出了梅花与诗人之间特殊的关系。第三句“惆怅今宵林下月,美人隔得不惺忪”则是直抒情怀。“惆怅”二字写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而这种情感又是因为不能见到梅花,只能看到月光而引起的。“美人隔得不惺忪”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深深眷恋。“不惺忪”是说梅花的美丽让诗人无法入睡。

这首咏梅诗语言简洁,却情真意切,意境深远,是一首很好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