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吴淞水,篷窗绿上眉。
寒云迷远树,落日去荒陂。
月黑舟人语,潮来估客知。
梦中三泖阔,飞渡海东湄。
吴淞江
一叶吴淞水,篷窗绿上眉。
寒云迷远树,落日去荒陂。
月黑舟人语,潮来估客知。
梦中三泖阔,飞渡海东湄。
注释:
- 吴淞江:指流经苏州的长江支流—吴淞江。
- 一叶吴淞水:形容小船在吴淞江中行驶的情景。
- 篷窗:船篷和窗户。
- 绿上眉(méi):形容树叶的颜色翠绿,好似眉毛一样。
- 寒云迷远树:形容远处的树木被寒冷的云层遮蔽,看不清形状。
- 落日去荒陂(pī):形容夕阳西下,映照在荒芜的土地上。
- 月黑舟人语:形容在夜晚,船上的人低声交谈。
- 潮来估客知:形容潮水上涨时,知道是潮水涨潮的商人。
- 梦中三泖阔:形容梦中看到广阔的松江水面。
- 海东湄(méi):泛指海边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水乡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吴淞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氛围融为一体,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
首联“一叶吴淞水,篷窗绿上眉”描绘了船只在吴淞江中缓缓前行的景象,以及船篷上的绿叶仿佛映照在诗人的眉毛上。这里的“一叶”、“篷窗”等词语,既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江中的移动,又巧妙地烘托出江水的宁静与和谐,使整首诗充满了一种静谧、安详的气氛。
颔联“寒云迷远树,落日去荒陂”,则进一步展现了吴淞江边的美丽景色。寒云笼罩着远处的山峦,使得它们显得朦胧而神秘;落日映照在荒芜的土地上,形成一片金黄的海洋。这些景物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颈联“月黑舟人语,潮来估客知”则转向了夜幕降临后的场景。在月黑之夜,人们纷纷回到船上,开始低声交谈;而潮水的上涨使得商人能够清楚地听到潮汐的声音,从而更好地掌握生意的动态。这里的“月黑”、“潮来”等词语,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安静与祥和,还暗示了商人们对商机的重视与敏锐。
尾联“梦中三泖阔,飞渡海东湄”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梦中的松江之畔辽阔无垠,如同海中的道路一般;而在现实中,诗人则渴望能够像飞鸟一样渡过大海,回到故乡的怀抱。这里的“梦中”、“飞渡”等词语,不仅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尽眷恋与向往。
这首诗以吴淞江为背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水乡画卷。无论是白天的自然风光还是夜晚的宁静氛围,都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热爱与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