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臣来视学,正己乃可正人,肃肃关防,平日亲交应谅我;
士子方进身,有文尤须有守,循循矩矱,毕生树立始从今。

诗句释义:

  1. “使臣来视学”:指的是地方官员,也就是“使臣”,他们前来视察学习情况。这里的“视学”是指观察和评估当地的教育状况。
  2. “正己乃可正人”:强调个人的德行修养是影响他人的基础。这句话表明,只有当使臣自己端正行为时,他们才能正确指导和影响其他下属或学生。
  3. “肃肃关防”:这里可能指使臣们严肃地执行自己的职责。关防通常指重要的门户或者关口,此处比喻使臣们的职责和权威。
  4. “平日亲交应谅我”:表示即使平时与使臣没有直接的交集,但理解并支持他们的行为也是必要的。这表达了一种对使臣的敬意和支持。
  5. “士子方进身”:指的是正在努力学习和成长的学生。这里的“进身”意味着进步和上升的机会。
  6. “有文尤须有守”:强调除了文学才华外,还需要有坚守的原则和道德。这里的“有文”可能是指有文化知识和技能,而“有守”则是指有原则和道德。
  7. “循循矩矱”:意味着遵循规矩和规范。这里的“循循”可能意味着有序、有条不紊,而“矩矱”则是指规则或标准。
  8. “毕生树立始从今”:表示从现在开始,应该致力于建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目标。

译文:

  • 广东学署大堂联:
  • 尊敬的使臣,我们来此是为了视察您的工作。您应当首先端正自己的行为,这样才能引导和帮助其他人。同时,无论您是否与我们有私交,我们都应理解并支持您的工作。
  • 对于正在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来说,不仅要有才华(文),更要有坚定的原则和道德(守)。请始终遵循规矩和标准(矩矱),为社会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现在开始,努力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目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使臣和学者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它强调了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在教育和社会发展中,正直和原则的必要性。通过使臣与学者之间的互动,展示了一种理想的领导关系,即领导者首先需要以身作则,然后才能引导和激励他人。此外,诗中的“关防”、“守”和“矩矱”等关键词,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规矩和秩序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使臣和学者的期望,也是对整个社会的一种期许,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社会的楷模,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