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山水一重沙,去此何之日已斜。
曳杖忽来云外叟,相邀半榻伴烟霞。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和诗作的创造性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然后依据选项涉及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作答。“一重山水一重沙”意思是:重重青山叠叠绿水,去此何处日已斜。这是写诗人远行途中所见的山中风景。“曳杖忽来云外叟”,意思是:拄着拐杖忽然来到云外的老人,这是写诗人在深山中偶遇一位老人。 “相邀半榻伴烟霞”是写诗人与老人同坐谈心的情景。
【答案】
译文:重重青山叠叠绿水,去此何处日已斜。拄着拐杖忽然来到云外的老人,相邀半榻伴烟霞。注释:迷途逢野叟:迷途:迷路;野叟,隐士;山中人。邀宿:邀请住宿。山中人:隐士、隐者。
赏析:首句写诗人远行途中所见的山中风景。第二句承上启下,写诗人迷途于山中,不知何方何境,时间已经不早。第三句是说诗人拄着拐杖忽然来到云外的老人,第四句说诗人与老人同坐谈心。
此诗以游子之心情为线索展开全篇。前两句先写远游,后二句则写遇隐者。从“迷途”、“何处”、“日已斜”“相邀”等词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是迷惘的。但这种心情并没有持续下去。因为诗人很快就遇到了一位山中老者,于是诗人的心态也发生了转换。诗人由迷惘转为豁达,由困惑转为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