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命兼锡寿,从天节署,普庆承欢,喜堂北萱荣,周甲刚娱莱子舞;
同宗复同官,自昔弱息,又叨慈荫,怅瓯东萍系,生刍遥奠颎封羹。
【注释】
锡命:指受皇帝的任命。兼寿,即“双寿”,双寿并享。从天节署:据《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时有从天而降的白鹿,赐给丞相公孙贺,封其为乐昌侯。后以“从天节”借指高官显爵。普庆:普遍庆祝。承欢:承欢娱,欢乐。北萱荣:萱草,一种植物,传说中可食,其花蕾形似小蒜,故称“母仪之花”。此处用以比喻母亲。周甲:满六十岁。刚娱莱子舞:刚娱,指刚刚娱乐。莱子舞是汉代的一种舞蹈。莱子,即莱夷,古代对东部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指东莱郡一带的人。周甲刚娱莱子舞,意谓六十岁才娱乐莱子舞。弱息:年幼的儿子。又叨慈荫:又蒙恩泽,受到庇荫。怅:遗憾。瓯东:瓯越地区,在今浙江、福建一带。萍系:飘泊无定。生刍:《诗经·小雅·蓼莪》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句。后以此比喻父母的恩情。遥奠:远送。颎封羹:封地在颍川,在今河南禹县。后用“颎封羹”指颍川。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当时梁宝常的母亲李太夫人逝世,诗人为之写挽联以示哀悼。全联八句,每句七字,押两平韵,声调铿锵,读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首句点明主题,指出这位老太太不仅寿高而且受皇恩浩荡,享受着极高的礼遇;颔联赞颂老太太的儿媳也受到同样的待遇;颈联写老太太的两个孙女也受到了同样的恩典;尾联写老太太的儿子因年幼没有参加丧事而感到遗憾;最后两句用典,写老人的子孙远道为他送葬,表现了家族的亲情厚谊。整首诗语言朴实,感情真切,既歌颂了母亲的崇高地位和崇高人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切的爱戴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