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鉴仰抡才,幸邀通籍成名,不尽文章知己感;
花封惭出宰,勉作少年循吏,敢忘训诲服官箴。
【注释】
1.挽张百熙联:挽,是哀悼之意。张百熙,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曾任国子监祭酒等职。联,即对联,一种文学形式。2.藻鉴仰抡才:藻鉴,指鉴别才能,也比喻有鉴别能力的人。3.通籍成名:通籍,指任官,这里指做官。4.文章知己感:用“文章”代指张百熙,表示对他文章的赞赏。5.花封惭出宰:花封,即花名,古代官员的名字前往往加一花名,以示区分。6.循吏:循,遵循、遵守的意思;吏,官吏。7.服官箴:服,服从、遵守的意思;官箴,官箴言,这里指为官者的箴言。
【赏析】
《挽张百熙联》是一幅挽联,由梁启超所作,其内容如下:
上联:藻鉴仰抡才,幸邀通籍成名
下联:花封惭出宰,勉作少年循吏
这副对联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的怀念之情。上联中,“藻鉴仰抡才”指的是张百熙具有卓越的才华和眼光,能够鉴别人才,这是对他的赞美之情。接着,“幸邀通籍成名”则是说张百熙有幸被提拔到高位,成为朝廷官员,这是他的幸运和荣耀。下联则表达了作者对张百熙出仕后的期望与鼓励:“花封惭出宰”,意思是张百熙在担任地方官职时感到惭愧,但仍然勉为其难地去做。最后,“勉作少年循吏”则是指他应该像少年一样,勤奋工作,遵守规则。整副对联既表达了对张百熙的怀念之情,又寄寓了对他的期望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