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人寄薖轴,高风在河墅。
列笏插诸峰,开襟俯平楚。
衡门倚清流,茅檐接花屿。
孤亭延景光,深竹祛严暑。
中有嗜古人,百城同寝处。
奇文灿天葩,七襄入机杼。
赋诗登黄初,笙镛间柷敔。
才高遇弥啬,弹冠惭臼杵。
今年七十翁,道气日腾举。
清泉白石间,圣贤作徒侣。
欲寄生日诗,逡巡拙词语。
自昔渭南翁,澹荡若耶渚。
万首古无俦,篇章号鸿钜。
耄耋气益遒,目光炳双炬。
平生所伏膺,愿言持寿汝。
牛腰端可压,鹤背亦堪许。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律诗,其内容主要描绘了诗人在寄木厓(地名)的所见所感。以下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1. “硕人寄薖轴,高风在河墅。”:这里指的是一个高大的人像被放在了衣箱里,象征着高尚的品质或精神。”河墅”可能是指河流旁边的住所,暗示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列笏插诸峰,开襟俯平楚。”:这里描述的是山峰上插着笏板,而诗人则展开衣襟俯瞰大地。这可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欣赏。

  3. “衡门倚清流,茅檐接花屿。”:这里描绘了诗人的家坐落在清澈的小溪边,屋檐下有美丽的花草。这可能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写照。

  4. “孤亭延景光,深竹祛严暑。”:这里的“孤亭”可能是一座独立的亭子,用来延长阳光照射到的地方。而“深竹”则暗示了清凉的环境,可以驱散炎热。

  5. “中有嗜古人,百城同寝处。”:这里指的是诗人喜欢古代的人,而且他们的生活环境相似。这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向往和尊敬。

  6. “奇文灿天葩,七襄入机杼。”:这里的“奇文”可能是指优秀的文学作品,而“灿天葩”则形容这些文章的美丽如同天上的花朵。同时,“七襄”可能是指织布时使用的纬线数量,暗示了文章的结构严谨。

  7. “赋诗登黄初,笙镛间柷敔。”:这里的“赋诗”可能是指创作诗歌的活动,而“登黄初”则可能是指登上了某个高位或者获得了某种成就。同时,“笙镛”和“柷敔”都是古代乐器的名称,这里可能意味着在音乐方面也有所建树。

  8. “才高遇弥啬,弹冠惭臼杵。”:这里的“才高”可能是指才学高超,而“弥啬”则表示吝啬。诗人可能在感慨自己虽然才学出众,但是却遇到了吝啬之人,感到有些羞愧。

  9. “今年七十翁,道气日腾举。”:这里的“今年七十翁”可能是指诗人今年已经七十岁了,而“道气日腾举”则表示他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都在不断地提升。

  10. “清泉白石间,圣贤作徒侣。”:这里的“清泉白石”可能是指自然环境中的清新泉水和洁白石头,它们为诗人提供了理想的学习和修行场所,使得他能够与圣人贤者为伴。

  11. “欲寄生日诗,逡巡拙词语。”:这里的“寄生日诗”可能是指诗人希望能够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而“逡巡拙词语”则表示他在写作上还有所不足,需要进一步磨练。

  12. “自昔渭南翁,澹荡若耶渚。”:这里的“自昔渭南翁”可能是指自古以来的诗人,而“澹荡若耶渚”则形容他们的生活态度和心境都非常淡泊宁静。

  13. “万首古无俦,篇章号鸿钜。”:这里的“万首古无俦”可能是指诗人创作的诗歌数量众多而且质量上乘,无人能及。而“篇章号鸿钜”则强调了他的诗歌作品的宏大规模和深远影响。

  14. “耄耋气益遒,目光炳双炬。”:这里的“耄耋气益遒”可能是指诗人在年老之后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而“目光炳双炬”则形容他的双眼明亮如炬,充满了智慧的光芒。

  15. “平生所伏膺,愿言持寿汝。”:这里的“平生所伏膺”可能是指诗人一生都在追求知识和学问。而“愿言持寿汝”则表示他希望这些知识和学问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并造福他人。

  16. “牛腰端可压,鹤背亦堪许。”:这里的“牛腰”可能是指健壮的身体,而“鹤背”则形容人的脊背挺拔、气质高雅。两者都暗示了诗人的气质和风度都非常出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寄木厓的独特体验和感悟,从自然美景到人文情怀,再到个人修为的升华,无不体现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诗人还以历史名人为榜样,表达了对知识、品德和智慧的追求。整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