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瞻咏庐山,欲识庐山面。
余登妙高峰,兹山乃全见。
鸟道乱石丛,得松意弥倦。
眙愕经时定,甫敢送遥盼。
岩壑荡烟云,丹碧阴晴变。
村树青数丛,江云白千片。
短松号晚鸦,奇观怯深恋。
残阳照归影,南湖净如练。
这首诗是苏轼在庐山的诗作之一。
我们来看第一句:“子瞻咏庐山,欲识庐山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苏轼想要通过他的诗歌来描绘庐山的景色。
我们看到第二句:“余登妙高峰,兹山乃全见。” 这句话表明作者登上了妙高峰,看到了庐山的全貌。
然后是第三句:“鸟道乱石丛,得松意弥倦。” 这句诗描述了登山途中,道路崎岖,石头众多,使人感到疲倦。
第四句:“眙愕经时定,甫敢送遥盼。” 这里描述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后,作者终于决定要离开这个地方,去远方寻找更美好的风景。
第五句:“岩壑荡烟云,丹碧阴晴变。” 这句诗描绘了山峰之间的峡谷和云雾,以及阳光照射下的红色和蓝色的山峦的变化。
第六句:“村树青数丛,江云白千片。” 这里描述了村庄中的树木和远处的江面上的云朵。
第七句:“短松号晚鸦,奇观怯深恋。” 这句诗描绘了一只短小的松树上的乌鸦,以及人们对这种奇特景象的恐惧和迷恋。
最后一句:“残阳照归影,南湖净如练。” 这里描绘了落日的余晖照亮了回家的身影,以及南湖如同一条白色绸带一样清澈美丽。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庐山的山石、树木、云雾、江水等自然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庐山之中。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