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李先生,自辟东皋堂。
衰年托亲戚,葺屋农家傍。
君昔在岭南,橐笔走战场。
归来卧一邱,不复耽旧狂。
怜君不偶俗,君本无俗肠。
诗味比孟浩,文字摹蒙庄。
性复嗜孤洁,安可居农乡。
左厢栖鸡豚,右厢鸣糟床。
念此虽纷纷,无机迹易忘。
较之城市中,此景翻为良。
春窗好风雨,拭几焚清香。
自起汲新泉,茗碗翻旗枪。
东郊正膏沃,北山还苍茫。
驱犊过浅水,捕鱼来石梁。
二三老诗人,时时索报章。
有客来叩扉,自谓老圃忙。
荷锄那肯顾,种树须春阳。
悠悠世俗情,谁与之等量。

东皋草堂诗

我闻李先生,自辟东皋堂。

衰年托亲戚,葺屋农家傍。

君昔在岭南,橐笔走战场。

归来卧一邱,不复耽旧狂。

怜君不偶俗,君本无俗肠。

诗味比孟浩,文字摹蒙庄。

性复嗜孤洁,安可居农乡。

左厢栖鸡豚,右厢鸣糟床。

念此虽纷纷,无机迹易忘。

较之城市中,此景翻为良。

春窗好风雨,拭几焚清香。

自起汲新泉,茗碗翻旗枪。

东郊正膏沃,北山还苍茫。

驱犊过浅水,捕鱼来石梁。

二三老诗人,时时索报章。

有客来叩扉,自谓老圃忙。

荷锄那肯顾,种树须春阳。

悠悠世俗情,谁与之等量。

注释: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环境及其内心世界。
  • “我闻李先生,自辟东皋堂”:听说李先生自己建造了一间东皋堂。
  • “衰年托亲戚,葺屋农家傍”:年纪已老,只能依靠亲戚帮忙,住在靠近农民家的小屋旁。
  • “君昔在岭南,橐笔走战场”:您曾经在岭南,带着行李四处奔波,就像战场上的士兵一样。
  • “归来卧一邱,不复耽旧狂”:回来后,你选择了简朴的生活,不再追求过去的放纵。
  • “怜君不偶俗,君本无俗肠”:可怜你没有被世俗所拖累,因为你本性就不同于常人。
  • “诗味比孟浩,文字摹蒙庄”:你的诗歌韵味像孟浩然那样清新自然,文字又像庄子那样深邃哲理。
  • “性复嗜孤洁,安可居农乡”:你本性喜欢孤独和清洁,怎么能在农村生活呢?
  • “左厢栖鸡豚,右厢鸣糟床”:左边是鸡鸭栖息的地方,右边是酒糟散落的场所。
  • “念此虽纷纷,无机迹易忘”: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很多,但如果没有它们,就容易忘记。
  • “较之城市中,此景翻为良”:相比之下,这种景象在城市中就显得更好了。
  • “春窗好风雨,拭几焚清香”:春天的天气晴朗多风,可以擦拭桌子、点燃熏香。
  • “自起汲新泉,茗碗翻旗枪”:自己起来去打井取水,泡茶时茶碗像旗帜一样飘扬。
  • “东郊正膏沃,北山还苍茫”:东方的郊外土地肥沃,北部的山峦显得苍茫。
  • “驱犊过浅水,捕鱼来石梁”:赶着牛犊经过浅水处,捕到鱼从石桥上回来。
  • “二三老诗人,时时索报章”:有两位老人诗人,时不时地来索取报纸。
  • “有客来叩扉,自谓老圃忙”:有客人来敲门,我自认为忙于园务而忙碌。
  • “荷锄那肯顾,种树须春阳”:拿起锄头都不愿意看,种树需要春天的阳光。
  • “悠悠世俗情,谁与之等量”:对于世俗之情,谁又能与之相提并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和他内心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行为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使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如“东皋堂”、“鸡豚”、“糟床”等,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深度。同时,也通过对比城市的繁华与隐士的清贫,反映了人们对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不同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