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辇乘时驻翠微,六军讲武近南畿。
礼娴蒐狩遵王制,梦叶熊罴合御围。
七校腾骧夸虎旅,三驱指顾视龙旂。
弓弯明月垂金勒,人度春风动铁衣。
铠甲光疑林雪满,骅骝色斗岭云飞。
普天雷动钲声出,卷地风鸣猎骑归。
翡翠旌麾翻晓日,珊瑚鞭影入斜晖。
玉盘晚进黄羊熟,金弹新开白兔肥。
盛代丰岐皆宿将,清时颇牧在彤闱。
选徒自昔闻蒐乘,治外当今赋采薇。
常藉羽干昭圣德,还将戈楯耀天威。
儒臣载笔惭讴颂,纬武经文历代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描写了南苑大阅的情景。全诗共十二句,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首联“翠辇乘时驻翠微,六军讲武近南畿。”描绘了皇帝乘坐的翠辇停在翠微山(今北京市西直门外),六军(指禁卫军)正在南畿(今北京附近地区)演习军事。这里的“翠微”指的是山名,位于今天的北京海淀区。
颔联“礼娴蒐狩遵王制,梦叶熊罴合御围。”则描述了军队的礼仪活动遵循古代王制,士兵们在梦中与熊罴(猛兽)一同抵御敌人。熊罴在这里象征着勇猛和力量。
颈联“七校腾骧夸虎旅,三驱指顾视龙旂。”进一步描绘了军队的壮观场面。七校(指七个方阵的军队)腾骧(奔跑的样子)着虎旅(如同老虎一般的部队),士兵们在三驱(即三次驱兵)中指挥着战旗前行。这里的“龙旂”指的是旗帜,象征着军队的威武。
尾联“弓弯明月垂金勒,人度春风动铁衣。”则描绘了士兵们身着铁甲,手持弓箭,仿佛月亮一样弯曲的弓箭,以及他们随风摇曳的铁甲。
这首诗通过对南苑大阅的描绘,展现了军队的威严和战士们的勇气、智慧与力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