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庭春事早相催,经月红英点绿苔。
不是梅花不相待,但闻归信即先开。
注释:
二月十八日宿高桥,故乡人来言庭梅冬暖大放。
小庭院中的梅花已经盛开了,早早地催开了春天的到来。经过一个月的养护,梅花已经开出了红色的花朵,点点绿色的苔藓在花间点缀。
不是梅花不相待,但闻归信即先开。
虽然我并没有等待梅花的归来,但只要听到有人要回来的消息,它就率先开放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的开头,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二月十八日,诗人在高桥下的小庭院中,看到庭中的梅花已经盛开了。这里的“庭梅”指的是庭院中的梅花,而“冬暖”则暗示了梅花的生命力。接着,诗人用“早相催”来形容春意的来临,这既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也暗示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诗人描述了梅花的生长情况。“经月红英点绿苔”,这句话描绘了经过一个月的养护,梅花已经开出了红色的花朵,而且这些花朵在绿色的苔藓中显得格外鲜艳。这既是对梅花美丽外貌的赞美,也是对其坚韧不拔精神的表现。
最后两句“不是梅花不相待,但闻归信即先开”,是对前两句的深化。这里的“不是梅花不相待”意味着即使没有人为的呵护,梅花也会如期开放;而“但闻归信即先开”则是说只要一听到有人回来的消息,它就率先开放了。这既体现了梅花的高洁品质,也反映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整首诗以梅花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