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仁古寺昔游频,廿载重来踏软尘。
不作小诗传后辈,殿台谁识旧龙鳞。
【注释】三月十六日:农历三月的十六日。过:经过,游览。妙光阁:在慈仁寺内。遂之:于是。慈仁寺:即慈恩寺,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附近。廿载:二十年。踏软尘:踩着被春风吹拂的落花。小诗:指诗歌。传:流传。殿台:佛殿的台阶。
【赏析】《三月十六日过妙光阁遂之慈仁寺其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此诗前两句写诗人对古寺的回忆和感慨,后两句写诗人对慈恩寺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这首诗的前两句“慈仁古寺昔游频,廿载重来踏软尘”,表达了诗人对慈恩寺的深切怀念之情。这里的“慈仁古寺”指的是慈恩寺,是作者曾经频繁游览的地方。而“廿载重来踏软尘”则表达了诗人在时隔二十年后再次来到慈恩寺时的感慨。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简单的叙述,但足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第三句“不作小诗传后辈,殿台谁识旧龙鳞”则是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反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一种自谦,同时也流露出了他对后辈诗人的期望。他认为,自己虽然不善于作诗,但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传承文化,让后来的诗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继承古代的文化传统。
这首诗通过对慈恩寺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