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旧迹比轻尘,细草幽花巧作春。
犹有山僧谈往事,招魂无复画兰人。
【注释】尚书:指白居易。旧迹:指唐宣宗大中年间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与李珏、郑亚等人在钱塘西湖之南的慈恩寺(又名灵隐寺)结社修禅之事。轻尘:形容尘土飞扬。山僧:指僧人。谈往事:指讲白居易的往事。画兰人:指画《双调·洞仙歌》词中“画兰”的人。
【赏析】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前二句写景,后两句叙事,全篇抒发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首句“尚书旧迹比轻尘”,以“轻尘”比喻当年诗人的足迹。当时白居易为杭州刺史,与同僚李珏、张祜等人经常聚集在钱塘西湖边的慈仁寺吟诗唱和,留下了许多美好的传说,如“招魂无复画兰人”一语即出自他们。如今已物是人非,故用“轻尘”来形容当年的足迹。
次句“细草幽花巧作春”。诗人追忆昔日与友人在慈仁寺聚会的情景,感慨人事沧桑,岁月流逝。
三句“犹有山僧谈往事”,“犹有”一词表明虽然世事变迁,但仍然有人谈论白居易的往事;诗人也常常到慈仁寺听和尚讲述白居易的故事,所以此处说他还记得白居易的往事。
尾句“招魂无复画兰人”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他曾经创作过一首名为《题慈恩寺壁》的诗,其中写道:“我昔不游山,爱我今始来。……山僧莫相恼,恐惹尘埃埃。”可见诗人非常珍视与友人的友谊,而如今这种友谊早已不复存在。
诗人通过对昔日与友人在慈仁寺聚会情景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世事变迁、人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