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叠嶂倚空蒙,奇石磷磷曲涧通。
自是深林人迹少,溪声朝暮翠微中。
【题解】
此为诗人于山中偶得之趣而作的四首诗中的第四首。苍青的山峦叠嶂,仿佛耸入天空。在空蒙的雾色里,曲折的小溪通到幽深的森林。由于人迹罕至,所以溪水的声音时断时续,从清晨到傍晚始终萦绕在青山、绿树之间。
【注释】
- 苍山:指苍翠的山峰。
- 叠嶂:形容山峰重重叠叠,层峦叠嶂。
- 磷磷:晶莹发亮的样子。
- 曲涧:指弯曲的山涧。
- 自是:自然是。
- 深林:深邃广大的树林。
- 人迹少:很少人到过。
- 翠微:指山间的浓绿色。
-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林画面。首句“苍山叠嶂倚空蒙”勾勒出一座座青翠欲滴、连绵起伏的山峰,仿佛它们高悬在一片蒙蒙雾气之中。次句“奇石磷磷曲涧通”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小溪曲折婉转,沿途布满着形态各异、晶莹剔透的奇石。第三句“自是深林人迹少”透露出这片山林的幽静与远离尘嚣,只有偶尔一两只小鸟在枝头跳跃或掠过水面留下的痕迹,表明很少有人涉足这里。最后一句“溪声朝暮翠微中”则以时间的流转为背景,描绘了溪水在晨夕光影中泛着碧波的景致,以及它那时而清晰、时而隐约的流水声。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传达出一种远离世俗喧嚣、回归自然本真的宁静与和谐之美。